木等系法術的,無論是化泥為石,還是指地為井,效率都比凡人高出百千倍來。
正是因為有這種共生一面的存在,這才讓修道者在壓榨凡人的同時,還能被凡人們忍受,不至於無法繼續生存下去,就算偶然有揭竿而起的事情,也不會遍及整個世界,會被迅速鎮壓。
趙良才仔細分析著其中的東西,將舊社會架構中有益的一面補充進入新的社會改造理論。
這是修道者對凡人有益的一面。至於害處那就數不勝數了。
最簡單的就是凡人生命沒有保障,漂亮的妻女是凡人惹禍之因,這就非常不人道,經常引發各種悲劇。
其次就是凡人的生命往往不被看重,大規模屠殺凡人的事情時有發生,尤其是當一處區域人口增長到一定程度,土地產出無法供應更多人口時。減丁這種和地球古代類似的政策,就經常出現,而執行這些任務的,往往是那些修煉魔道之人。這也是為何曾經囚禁趙良才的黑袍男子可以逍遙那麼久的原因。
古代地球上,由於農業生產工具落後,水利不完善,土地貧瘠,缺少良種等原因,導致一個人出產的糧食,只能供養寥寥數人,這就使得必須有大量勞動力在土地上耕作。最關鍵的就是一個人出產的東西,無法在消費之外,還能有足夠的積蓄供養他自己老年所需,這就必須要多生孩子,讓多個子女平攤他的養老負擔,才能養老,才能過活。
古代獨生子女是沒有市場的,其根本原因就是這裡。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疾病天災等額外因素。
這是越生越多惡性迴圈的起因,老百姓本能自發地想要多生孩子來防止衰老,生育意願不會下降。只有實在無法撫養,才會做出溺死子女的事情。最終就會導致一個區域土地承載人口到了極限。不首先解決農業生產率的話,那麼無論是發展工業,還是商業,都是緣木求魚,根本不可能解決治亂迴圈問題。
只有到了現代社會,以農業而論,一個人可以靠機械種上幾百畝地,他一個人的出產,十幾年時間的積蓄,就可以保證下半輩子的基本吃喝,這就排除了子女供養的因素,子女更多是為了防止他無力行動的保障,獨生子女也有了存在的基礎。這樣才會導致生育率下降,讓整個環境與人口數量達到動態平衡。
為什麼發達國家往往不願意多生孩子,對年輕人而言,他們基本上都有養老保障,還有養老院等各種社會養老組織,沒有後顧之憂,自然想要多享受生活,而不是承擔起撫育子女這樣繁重的任務。而能夠讓他們有這些條件的原因,自然是生產效率的提升,少數人就可以製作出大量人所需的基本生活物資。
這些道理,趙良才知道得一清二楚,但這個世界的修道者,哪怕是所謂觸控到大道的至高之人,也不可能看明白。
看似簡單,但不點通,修道者們就只會納悶為何人口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少,最後天災一起,大亂出現,不得不殺盡凡人,重新開始。
趙良才就是憑藉說明白了這些東西,才得到了一僧一道的根本支援,儘管實力和這兩人毫無可比性,但只憑這點,他就有首腦位置。
“趙道友,看了這麼長時間,您現在也應該告訴我們該從何處著手了吧?”在一處風景秀麗的山坳中,虯髯大漢陳道長對著一幅血色圖畫說著。
他的身邊,一個光頭老和尚,正閉目養神,看似八風不動,但微微豎起的耳朵,卻顯示出他對這個話題的關心。
陳道長話語一出,那幅血色圖畫上,一道人影樹立而起,正是早已思慮停當的趙良才。
“陳道長切莫著急,這多半年來,我思慮萬千,此時略有所得,先分說一二。”趙良才緩緩道來,不疾不徐,胸有成竹。
“那好,快快道來,眼看大好時光白白流逝,我尚不知下一步該如何行事,凡人們日日碌碌,麻木不言,讓吾痛心,卻也無能為力。若是能改天換日,與人有大利,與己也能樹萬世聲名,為來世打下深厚根基。”陳道長也有些急切,從他話語聽來,顯然他也不是全然無私,除去一部分善良之心外,還有相當程度是為了別走蹊徑,寄希望於來世。
對於這點,趙良才也早已明白,他算是明白主神空間中那些理論知識落到實際中,會是怎麼一回事。人皆有私心,但這種私心,有的小,有的大,有的人的私心體現在名,有的人私心體現在利,只有極少數人真正大公無私,真得是為了天下人考慮,那些人極其稀少,也不可能作為普遍情況去培養,都有著不可複製的出生和成長環境。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一章 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