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銳是一個說話算話的人。
陸拾遺母女一回到他身邊,他的特派使者就很快與望眼欲穿的大毓朝廷達成了協議。
短短半月的時間不到,他就順利帶領敬王軍和大毓朝的軍隊匯合,正式與奪了大毓近十座城池的匈奴兵懟上了!
屢戰屢勝的敬王軍自然不是日薄西山的大毓軍隊可以比擬的。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在顧承銳總攬三軍大權以後,大毓軍隊一改往常的傾頹之態,與敬王軍配合著很快把匈奴兵打了個節節敗退、落花流水。
顧承銳活閻王的名頭,是在戰場上,靠著一刀一槍硬生生拼下來的。
匈奴王雖然沒有和他打過交道,但也知道對方極不好惹。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主動把一個兒子冒險送到中原腹心去破壞顧承銳與大毓朝廷的結盟。
只可惜,他那個孩子簡直就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
虧得他如同割肉一樣的派了那麼多會水的好手給他,結果他不但沒有破壞敬王和大毓的聯盟,還把自己也給搭了進去。
更讓匈奴王覺得滿心惱恨的是,在他主動放下架子,派使者去靖宇關求和之際,對方不但剁了他派去使者的腦袋送回來,還賣一贈一的,送回了他兒子的頭顱。
雖然不待見這個兒子,但也從沒想過要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匈奴王在見了自己兒子的頭顱以後,差點沒氣得直接噴出一口殷紅的老血來。
只覺顧承銳實在欺人太甚的匈奴王儘管知道自己打不過敬王與大毓的聯盟軍,但依然義無反顧地決定和他拼了!
反正以顧閻王的兇殘,根本就不可能放過擅自寇邊還打過他女人主意的匈奴一族。
事實上,匈奴王對顧承銳這個人看得還是非常透徹的。
接下來的一切,就如同匈奴王曾經所預料的那樣。
敬王軍和大毓朝的聯盟軍在徹底把匈奴趕出了大毓邊境後,並沒有像大毓朝曾經的軍隊一樣功成身退,而是毫不猶豫地選擇率領大部隊繼續追擊。
充分的演繹了一把,什麼叫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在顧承銳與匈奴軍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坐鎮大後方的陸拾遺在總覽內政一事上也表現的非常優秀。
——由於南地絕大部分的領土都是顧承銳親手打下來的,他在南地的威望只能用如日中天來形容。
對於他把南地大後方的所有內政交託到陸拾遺手上的行為,大家雖然心裡多有腹誹,但是在面上卻不敢表現半分。
所幸,陸拾遺在接手以後,也確實表現的非常不錯,用實際行動,打了不少人的臉,也讓不少對她刮目相看,稱讚有加。
直言:她確實配得上他們家王爺這麼多年來的潔身自好。
陸拾遺對於外界的流言蜚語向來就不怎麼放在心上。
他們貶低她也好,推崇她也罷,只要沒有影響到她本人的正常生活,她就都可以當做從不知曉一樣的視若無睹。
對她來說,與其和這些無聊之人糾纏不清,還不如趁著有機會的時候,多積攢一些功德,好為下輩子做準備。
沒辦法,在穿梭了這麼多個世界以後,陸拾遺已經沒辦法習慣既沒有靈魂本源護持,又沒有功德傍身的日子了。
這天下午,龍泉府下起了傾盆大雨。
陸拾遺站在曾經的大毓行宮,現在的敬王府書房內,一邊默默地注視著外面的一片電閃雷鳴,一邊若有所思地對單膝跪在身後的隱鳳衛首領一號自言自語地說道:“當初本宮與本宮夫君分別的時候,還真沒想到這一天,居然要本宮足足等上十年。”
心知自家殿下現在只是需要一個傾聽者的隱鳳衛首領不吭一聲的繼續以一個靜默的姿態單膝跪在陸拾遺身後不發一言。
“不過這等到了,總比沒等到好。”
陸拾遺慢條斯理地將手中密信一點點撕成碎片,然後唇角帶笑地任由它們如同雪花片片一樣跌落在地毯之上。
“讓蘇老大人早作準備吧,相信,他對這一天,也早就望眼欲穿了。”
隱鳳衛首領低低地應和一聲,然後悄無聲息地消失在了書房內。
顧承銳在還沒有與大毓朝廷聯盟的時候,心裡就已經在暗搓搓地打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主意。
帶著敬王軍一路揮師北上的他,除了把匈奴兵打了個一敗塗地、人仰馬翻外,也沒忘記偷偷分兵,趁著朝廷勸無防備的時候,一路攻上毓京直搗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