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5部分

其實這些手段白天用也行,用長物代替士兵填護城河,雖然慢點,不過也是可行之策。

不過李績和人?差不多是衛國公李靖之後,第一帥才,就這麼白天黑夜一顛倒,就騙得羅馬守軍的箭雨,石彈傾巢而下,要知道弩炮的石彈也是需要特製的,經過長時間打磨製成圓形,沒有打磨機的時代,這種炮彈比製作箭矢還要耗費功夫。

如同諸葛亮草船借箭以及西漢七國之亂時韓安國的稻草人借箭,閩軍就什麼幾百人晚睡一會,憑著些破布稻草人,硬是賺得了羅馬守軍大批的軍用物資,箭桿撿好的收回來,至於石彈鋪在護城河下將閩軍填土墊的更加結實。

羅馬人民太熱情了,弄得閩軍幾個都尉都不好意思了,最後把收集的魚血,豬血撒在了壕溝上,一方面血能起到黏合作用,另一方面,也算是安慰君士坦丁堡守軍那顆脆弱的心靈吧。

這也是如此多天,君士坦丁四世領著他的將軍們眺望護城河感到古怪的原因。

如果真死了兩萬多閩軍,就算有土石掩埋,也應該看到大批屍體才對,可是從城頭眺望,只能看到些破衣服一樣的痕跡還有血跡,一隻人手一條人腿都看不到,怎麼不怪異?

可惜,也沒有時間給君士坦丁四世識破並懊悔的時間了,八月十六日,填平了護城河的閩軍,旋即拉開了最大規模的攻城戰。

一大清晨,隆隆的鼓聲就在君士坦丁堡西城牆外震撼的響了起來,如同第一天那樣,閩軍軍容壯觀的幾十萬大軍再次顯身在城外大平原上,旌旗漫卷,甲光粼粼,身披玄黑色盔甲的大軍如黑雲壓城,壓的城頭上羅馬守軍呼吸都彷彿凝滯住了。

就連李績本人亦是披甲到了最前沿,那雙略帶昏黃卻依舊如同鷹隼般瑞麗的眸子死死盯著君士坦丁堡城頭懸掛著的雙頭金鷹旗幟,老將軍拔出劍,發出了一聲如同悶雷那般的吶喊。

“為了大閩帝國,進攻!”

呼應著他,前沿的閩軍刀敲盾牌,矛撞大地,亦是跟著狂呼了起來。

“攻!攻!進攻!”

有節奏的助威聲中,前鋒大將弩失畢思忠,太原王氏出身的都尉王憤,宗室的將領李儉等數十員將軍身先士卒率先衝進了地道。

錯綜複雜的地道壕溝被閩軍幾乎挖掘成了個迷宮,就算藏個幾萬人都是綽綽有餘,激昂的戰號中,羅馬守軍緊張的注視著城下,根本看不清人頭攢動,僅僅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府兵旗幟從壕溝頂端奔流不息,直奔自己而來。

閩軍在填平的護城河處挖出了三十多條出口,城牆五千多米的直徑上,到處都應對著這些出口,似乎每一條出口都可能是閩軍主攻的方向,讓本來不多的守軍不得不被攤薄,弓箭手的視線不斷從各個出口巡視著。

忽然間,一聲吶喊在北方第三處出口猛地響起,城頭上緊張的神經都要崩斷的羅馬守軍立馬將手頭的弓箭,弩炮全都扭過頭狠狠地釋放向了那個方向,數不清的箭矢弩炮狠狠撞向那個出口。

然而,卻是一陣金屬撞擊聲傳來,在羅馬人不可置信的注視下,卻是一輛鋼鐵怪物從壕溝中衝出,旋即狠狠地撞進了城牆。

壕溝狹小,自然是不可能裝進整個攻城車,幸好李捷是從後世穿越而來,見過各式各樣的標準化零件,還見過樂高積木這種東西。

閩軍提前將攻城車的零件運輸進了壕溝,擴大出口利用頭上的遮擋掩護就地拼裝,華夏古時候的建築大多都是這種卡筍鉚接,結實的南洋鐵木拼成車身與車柱子,最外面在罩上用冷鍛法硬生生打出來的鋼片,沉重的攻城車在閩軍喊著號子中猶如鋼鐵巨怪那樣狠狠撞在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上。

哪怕堅硬的大理石都被撞出了一層層龜裂紋,接著攻城車的掩護,在緊貼著城牆的射擊死角處,閩軍府兵悍勇的將士推開天窗,推著摺疊的攻城梯子向上城牆推了上去。

三十個出口,三十輛攻城車,依次狠狠地撞向了君士坦丁堡城牆,羅馬人的弓箭撞在鋼鐵護盾上乒乓作響,彈出一道道火星之後被彈的四處亂飛,沉重的弩炮射在上面,往往會給整個攻城車打的劇烈顫動,震盪的推車的軍士手都在發麻,繞是如此,也僅僅給車上留下了一道印子。

不過羅馬守軍也沒有就此就範,不知道,沉重的滾石擂木往車上狠狠砸去,砸的剛露頭的閩軍勇士滿頭是血,慘叫著跌落回去,後面的閩軍不得不頂著盾牌小心翼翼爬上去,附近還有閩軍將繩套鉤爪拋到了城頭,纏住了女牆,螞蟻一樣的攀爬了上來。

“為了羅馬!”

早都受過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