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工業中心。
張少傑剛剛前來,到《武俠與歷史》編輯部找胡波閒聊一陣。
胡波對於《武俠與歷史》的主編位置做的比較起勁。
尤其是在《武俠與歷史》今年舉辦大量的作家交流、培訓活動,帶動了香港大量的新老作家的創作激情。
胡波也因此獲益,至少他能夠看到大量的好作品了。
《武俠與歷史》的編輯部,以前只有20多人,現在擴編到了50多名編輯、員工,每週收到的稿件,也是成百上千計的。
“今年的武俠小說市場,比往年熱鬧多了!”張少傑感慨。
“呵呵,你的《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不是《大唐雙龍傳》啟用了市場的人氣,武俠小說行業和以前那樣死氣沉沉,也許《武俠與歷史》雜誌用不了幾年就停刊了!”胡波笑了笑,“對了少掌門”
張少傑苦笑道:“胡大少,你就別調侃我了。據說,新聞女王有意讓你管理星島報業呢。話說,要是你願意,星島報業太子爺都可以當的!”
胡波不屑道:“我那姑姑,經營本事是有的。但是文化方面,讓我看不起。星島報業總是弄出一些悚然聽聞的訊息製造噱頭,真正的新聞真實姓,以及文化品味,都是不講究的。《明報》比星島看來順眼多了!最起碼《明報》穩重、有文氣,《星島》太市儈!”
汗!整個東南亞影響力最大的跨國報業集團,會被胡波看不上眼?
須知,雖然金庸的《明報》在香港地位卓然,能夠和星島報業斗的旗鼓相當。
但是在全球新聞市場來說,星島報業可比《明報》影響力強多了。無論是臺灣、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等亞洲地區,還是英國、美國、加拿大等等歐美地區,《星島報業》集團是在幾十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是真正意義上,海外華人報紙第一霸主。
並且,在80年代初,星島報業集團的經營還是比較穩健的,整體規模有30多億港元。是明報的十倍,是默多克新聞集團的三分之一!
不過,70年代開始胡仙就熱衷於投資房地產。在此時,還是一直有賺的,但是到了89年開始曰本等地地產大跌。於是,胡仙的身家一落千丈,拖累星島報業帝國,陷入了困境!
最終,胡仙深陷債務危機,只好售出星島報業集團,用於償債。縱橫全球,呼嘯亞洲報業數十年的女王,最終失去了胡家祖傳的基業!
張少傑不免嘆息,胡仙陷入金融、地產投資之後,就埋下了失敗的陰影!
人家默多克同樣是50年代繼承一家小報紙,60年代的時候,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還遠遠不如胡仙的星島集團實力強。
但是默多克,一直是在新聞媒體這一個領域專注經營,沒有沉迷和新聞無關的地產、金融,所以反而越做越強,成就全球最大的新聞集團。
胡仙又不是張少傑這樣的重生者,能夠知道金融地產泡沫崩潰時間,一個在報業經營專精的女強人,卻開始沉迷與主業無關的金融、地產,焉能不敗?
這時候,有人喊張少傑。
張少傑一看,原來是金庸的秘書楊興安。
“査先生請你倒辦公室!”楊興安說道。
“恩,馬上來!”張少傑想胡波等人告別。
楊興安將張少傑請入辦公室。
金庸的歷任秘書,都是比較有能力之人,有的能夠擔任報社主編、總編,有的後來成為著名企業家。楊興安在給金庸做秘書期滿之後,被李嘉誠聘請做了私人秘書。他先後被金庸、李嘉誠懇誠聘為秘書,可見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
因為,秘書可不簡單!一名大企業家的秘書,相當於是半個總裁!
“少傑,社長在裡面等你呢!”楊興安微笑道。
“恩!”張少傑對他點了點頭。
張少進進門之後,楊興安關上門。
裡面。
金庸端著一杯茶,在飲用。手中,持著一堆書稿,在看。
其實,金庸一般在公司中,並不喜歡說話,反而喜歡寫字,能夠一筆代口的情況下,他都是寫字條批示。
明報集團中數百號的編輯、記者、管理層,能夠與金庸面對面說話的,也只有張少傑等等寥寥數位!
“老師!”張少傑恭謹道。
他看到,金庸目前在做的工作,居然是給張少傑修改《大國崛起》的英國篇。
文字的意思金庸是一點都沒有變動,但是卻用他的筆,進行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