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9部分

而且,交趾是李雲天的地盤,只要張盛躲在那裡的話安全問題足以得到保障,這無疑免除了他的後顧之憂。

“有南京三法司的堂官監審,本官豈可信口雌黃?”李雲天見張盛動了心,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微笑,望了一眼潘興民三人,有條不紊地說道,“張大人,據本官所知兩淮鹽道貪墨之風已久,你不過就任兩年,雖對兩淮鹽道的貪墨難辭其咎但不過是同流合汙而已,並非貪腐的主謀,如能老實交代罪責協助本官查清此案,也算是將功贖罪,想要保留一條性命並不難。”

張盛聞言雙目頓時閃過驚喜的神色,他之所以會急白了頭髮就是知道自己此次私鹽的事情罪責難逃,身為兩淮鹽道轉運使,兩淮鹽道出瞭如此大的私鹽案他首當其衝受到懲處,恐怕會落得一個滿門抄斬的格局。

說實話,與陳文仁相比張盛的處境要糟糕許多,因為陳文仁是根據張盛的上報來簽發的鹽引,如果陳文仁將罪責都推到張盛的身上,張盛將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毫無疑問會被認定為私鹽案的主謀。

而且,論起與京城六部堂官之間的關係,張盛也遠遠不及陳文仁,屆時自然就成為了替死鬼,來承擔兩淮鹽道私鹽案的全部罪責。

如今李雲天肯放張盛一條生路,而且還給他安排好了後路,這使得已然絕望的張盛自然是萬分驚喜,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潘興民、張韜和秦克則紛紛面露震驚的神色,從李雲天的言語中三人敏銳地感覺到李雲天不僅僅想要拿下張盛和陳文仁,恐怕要牽連更多的官吏,極有可能成為一樁大明立國後的驚天貪腐大案。

隨後,潘興民三人眼中禁不住流露出了一絲興奮的光芒,這也意味著三人有很大可能調往京師六部任職,因為按照慣例辦了這等大案的官員都會在事後獲得升遷,這對被排擠到南京的他們來說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第623章 滿朝皆驚

十一月上旬,揚州碼頭。

碼頭上錦旗招展,鑼鼓喧天,密密麻麻聚滿了歡迎的人群,身披著白色貂皮大氅的李雲天立在人群前方與潘興民等人談笑風生,氣氛看起來異常輕鬆。

今天,由京城趕來的兩淮鹽道貪墨案的兩名陪審官將乘船抵達揚州,一個是內閣閣老楊溥,另一個是禮部尚書胡瀅。

兩淮鹽道發生的事情在十月中旬的時候傳到了京城,隨即在京城官場掀起了軒然大波,這件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事先沒有一丁點的徵兆,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忽然之間就對兩淮鹽道下了手。

不過,有訊息靈通者已經聽說了陳文仁與李雲天之間的恩怨,由此一來李雲天的這個過激舉動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很顯然陳文仁綁架了趙欣月一事激怒了李雲天。

如果換作其他人,說不定就忍下了趙欣月被綁架的這口悶氣,畢竟兩淮鹽道事關重大,輕易觸之不得,能擔任兩淮鹽道巡鹽正使的人通常都是老成持重之輩,肯定不會為了一個女人而拿自己的仕途開玩笑,想著在以後找陳文仁算賬。

可李雲天不一樣,不僅風頭正盛,深得宣德帝的信賴,同時又身居高位,正值血氣方剛的年齡,這就使得陳文仁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到頭來反而害了自己。

對於在京城明爭暗鬥的內閣和六部來說,這個突如其來的訊息立刻打亂了他們在朝堂上的部署,紛紛將視線轉向了兩淮鹽道。

兩淮鹽道作為大明稅收的重要來源,具有極其重要政治和經濟價值,六部自然不希望兩淮鹽道出亂子進而牽連到其他人,而內閣則虎視眈眈想要趁著這次機會大做文章,給予六部官員沉重一擊。

因此,兩淮鹽道的訊息一傳來京城,內閣閣老和六部堂官就相繼進宮向宣德帝稟告此事。

內閣閣老們自然是以整頓朝綱為由希望宣德帝嚴加懲處兩淮鹽道,而六部則極力為兩淮鹽道開脫,以事關重大為由想要派人去揚州陪審,避免案情的擴大,雙方為此也在朝堂上進行了一番激烈的角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李雲天對兩淮鹽道一案的奏報還沒送抵京師,這也就使得宣德帝無法採納內閣和六部任何一方的意見,畢竟兩淮鹽道事務最為官方的訊息來自李雲天,在李雲天還沒有上報的情況下他如何來下達相關的聖旨?

故而,宣德帝派人給李雲天送去了一道聖旨,讓李雲天回稟兩淮鹽道的巡查事務。

在內閣和六部對兩淮鹽道一事喋喋不休的爭吵中,李雲天的奏報終於在十月底由八百里快馬送來了京城。

令京城文武百官感到震驚的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