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線總感覺會死的特別有節奏感。
就如莉莉最喜歡說的:飯要一口一口地吃,排骨要一口一口地吃,麵條要一口一口地吃,香香雞要……反正好高騖遠是不對的。
郝仁決定先跟天上那幫人建立接觸,或者至少先從對方的資訊網路裡找到點有用的資料再考慮跟地底深處的長子打交道。
諾蘭將剛剛修好的一套天線轉向了天空,時刻監聽著那些偶爾從巨型太空站以及月面上逸散出來的通訊訊號,其中大部分訊號都是加密的,但這種加密對艦載主機而言如若無物。
但是短時間的監聽並不能得到太多線索。
從天線收集到的訊號中,諾蘭整理出了大量的行動報告和物資轉運清單,其中一半左右都跟在行星地表進行的作戰有關,剩下的則大多跟工業生產相關戰機的出發與回收,在地表執行轟炸任務的戰損和補充申請,工廠的生產情況,月面基地的開採進度以及一些需要處理的事故問題,類似這樣的日常彙報佔據了總資訊量的百分之八十。除此之外當然也收集到了一些不那麼官方的聯絡訊號,應該是反抗軍內部個人之見的通訊,但這部分資訊量少得可憐。
個人通訊的訊號強度和傳輸優先順序肯定是最低的,它們被來自巨型空間站和月面基地的海量訊號所覆蓋、淹沒,諾蘭的天線工作狀態並不是很好,所以能捕捉到的東西幾乎無法拼湊成完整的資料。
但從這些通訊裡郝仁還是得出兩個初步的結論:
第一,巨型太空站和月面基地上存在一個很忙碌的倖存者社會雖然他們被趕出了自己的行星,但他們在太空和天然衛星上仍然發展出了強大的勢力,或許不如長子那麼強大,但這些反抗軍的境遇也絕對算不上絕望。
第二,倖存者反抗軍的行動具備高度邏輯,沒有明顯的瘋狂暴力或盲目破壞傾向,他們應該是可以接觸的。
在第二天傍晚的時候,諾蘭再度觀察到了來自反抗軍的轟炸機編隊出現在天空。
那是一支規模比上次更大的轟炸編隊十二架戰機從東南方向飛來,對森林邊緣的觸鬚進行了一次更加猛烈的打擊,和上次一樣,轟炸過程高效、精準、無畏,而且這一次的戰損比顯得好看了很多。大概是上次轟炸造成的損傷還沒有痊癒,長子的觸鬚在進行反擊時顯得力不從心,十二架戰機中只有一半損毀,剩下六架傷痕累累地撤出了戰場。
比起上次三分之二的戰損率,這一次確實是很理想的戰果了。
而森林邊緣的那條觸鬚在完全恢復之前便遭受第二次襲擊,它終於受到了重創,諾蘭檢測到那條觸鬚的生理活性在轟炸結束之後持續下降,大量位於地底的神經結構也斷開了和它的連線:這條觸鬚已經被摧毀了。
可是新的觸鬚很快就會生長出來,從被摧毀的觸鬚根部生長出來,以那些被炸爛的殘骸為養料,它的成長將格外迅速。
“這是一場已經失去了意義的戰爭,”看著倖存的六架戰機消失在監控器畫面上,薇薇安忍不住這樣感嘆了一句,“這顆星球的長子已經腦死亡,生活在天上的那些人既不會受到長子的威脅,也沒辦法真正地消滅後者,他們只是在一波一波地把生命和資源填進來而已……就好像對著無盡汪洋一遍一遍發動衝鋒的螃蟹一樣。奪回母星真的就這麼重要麼?”
對此,郝仁只能搖搖頭:“或許對他們而言很重要吧。”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修復
諾蘭暫時無法升空,無人機群的城市化基建工作也暫時沒有推進到這顆荒蠻星球,郝仁一行就沒有在太空中的行動優勢,但無法升空並不意味著什麼都不能做在數以千計的大氣層內探針以及諾蘭自身強大的天線陣列掃描之下,海量資訊被匯總起來,郝仁仍然掌握到了這顆星球的大量情報。
長子的“腦核離線”基本上已經是個確鑿無誤的事實不管深層原因是他的腦核病變還是意識消散,亦或者是有什麼強大的神經抑制因素在產生作用(比如一個超超超超大功率的搖籃曲發生器戳在他的腦神經上),總而言之這顆星球所有的長子組織已經確定失去了統一的控制。在採集全球地表的觸鬚行為模式並掃描了地殼下的神經脈衝圖譜之後,諾蘭確認長子現在只剩下最基本的條件反射和自衛能力,在受到攻擊的時候會反擊,在遭到知名破壞的時候會啟動緊急再生機制,在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會改變生理結構,但所有這些變化都只是觸鬚憑藉自身機能完成的這完全解釋了為什麼倖存者反抗軍的轟炸只引起了長子的“有限反擊”,而沒有引來毀滅性的報復。
而在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