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祖歸宗的信物——狄門傳家之寶血斑玉虎墜,放凌凌逃離狄王府。
凌凌孤女無伴,又身懷六甲,哪裡投奔,想來想去,只好回老家。她家在山西,父母早亡,已無親人,回去也是無依無靠,那就得走一步算一步了。沿途顛簸,有車僱車,有腳力僱腳力,銀錢眼看花盡。其實少夫人給她不少細軟,她自小身在王府,不諳世情,用金寶兌換銀兩,十分之八被錢莊銀號騙去。車馬也僱不起了,只好步行。
這日正是八月中秋,凌凌來到盂縣,肚腹陣陣疼痛,自知臨盆在即。身上無錢,一個貧窮產婦,哪家旅店也不肯留宿。她借紙筆寫下自身經歷,衰嘆今後生下嬰兒撫育更難,寫明不論是男是女,都起名狄難撫。她是怕自己有意外,想給孩子留個明白身世。
凌凌忍痛出城,走到城外一座破廟前,再也忍耐不住,跌跌撞撞進了大殿,站立不穩,滿頭大汗咬破雙唇,待嬰兒降生,她也痛昏過去。
好半天,甦醒過來,咬斷臍帶,竟是一個男嬰。凌凌心裡唸佛,雖受盡千辛萬苦,總算為狄家留下一條後代。稍一定神,才發覺自己臥在血泊之中,下體鮮血仍在噴湧,汩汩不止。哎呀,凌凌在王府時聽說過,這是產後大出血,我命難保。她掙扎著將嬰兒用早已準備下的小被包好,身世訴狀和玉虎墜俱都裹在其中,強挺身軀放在供桌之上,兩眼定定瞅著嬰兒,她是死不蹊目!
過了多時,有一位老僧帶著兩個小沙彌路過,被嬰兒哭聲引入廟中。小和尚抱起嬰兒,取出訴狀遞給老和尚,老僧看罷痛淚滴淌,口中連念:“善哉!善哉!”
老和尚是誰呀?老楊家第三代英豪,看破紅塵皈依佛祖五臺山落髮修行的五郎楊延德。雖已年過七十,卻精氣神旺足如在壯年。他有個徒弟主持盂縣鐵冠寺,老和尚想徒弟了,這才下山探看,在盂縣城外巧遇此事。其實,這是因為狄難撫身上有很長的一段書,說書的才打發楊五郎來抱他去撫養。這叫無巧不成書。
鐵冠寺老方丈智方長老奉師命做法事超度凌凌,就將她葬在破廟後面,待後文書狄青復出,加大土封立碑名為“恩人墳”,破廟翻修改名感恩寺。雖是一片至誠,可凌凌又得到了什麼?
五郎命智方為狄難撫尋奶孃養在俗家,五歲時將他帶上五臺山天泉寺、夜習文日習武,一呆就是十二年。狄難撫文才一般,論起武功來,那可就蓋了帽兒了。楊五郎出家,師父給他起的法名叫悟性,叫他戒嗔戒燥修養性情。秉性難移,悟性的性情沒變多少,還是爆仗脾氣,沾火就著,他改不了喝酒吃肉,喝醉了瞪眼睛揮老拳就免不了。可是武功,卻叫他悟得超凡脫俗了,求師訪友,參悟琢磨,反覆實踐,悟性老和尚簡直已可稱得天下無敵。在楊家將裡,五和尚是個傳奇人物,他不是法術無邊,實在是武勸蓋世。
狄難撫十二年裡練成一對子母雷霆槍。怎麼叫這個名字?兩支槍一長一短,差著七寸尺寸。母槍槍桿中空,裝著二十一塊雷霆石,一抖槍桿,石塊撞擊聲如雷霆。槍桿就那麼粗,石塊能有多大?能發出這麼大響動,乘其不備足以讓人吃驚落馬,這簡直不可思議。這雙槍是用當年天門陣當央坐蠹旗的旗杆兒改鑄而成;雷霆石取自吐番東部一個叫石鼓的地方,石鼓東有塊一丈見方的地場,人馬經過其聲如鼓,老和尚僱了十名伕役,掘地三尺,才挖出這麼二十一小塊寶貝石頭。他給狄難撫準備的坐騎,更特殊。馬首虎尾獅身鹿足,左耳邊有一獨角,以手攀扯,馬即騰空,十丈二十丈的一跳就過去。據說這是母野馬和鹿相好,受到老虎“插足”,又被獅子“強佔”,才生下來這麼一個怪物,老和尚給它起名叫追風獨角獸。那位說,有這種交配方法嗎?這是老和尚說的,您若不信可以上五臺山找楊五郎去問。
這日,老和尚把狄難撫找進禪房。
“祖爺爺,您找我何事?”
年歲相差懸殊,輩份也差著許多,所以老和尚沒收個徒弟,讓難撫管他叫祖爺爺。
“難撫,你知道你們老狄家的顯赫門庭嗎,你知道你的生身父母嗎?”
狄難撫心說:你一天光教我練槍練馬,從無一句多餘的話,我哪兒知我們老狄家是坐轎的還是抬轎的呀,我問小和尚,小和尚只說我是祖爺爺從廟裡揀來的,我娘生下我就死了。
“孫兒不知。”
“我和你講過平西王狄青的故事,你可還記得?”
“記得倒記得,咱和他們雖然一個姓,卻是兩事。人家是王爺,王府子弟有生在破廟裡的嗎?”
老和尚拿出凌凌當年寫下的訴狀,狄難撫看後痛哭失聲,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