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4部分

到二十億。

財政總開支是二十億,但二十億在各個區縣之間的分配是極不平衡的。

唐閘區財政開支最高,除了梅溪開發集團的投資外,決算開支達到五億。

霞浦縣在刨開新浦開發集團,財政開支超過三億。

唐閘區那邊是財政收入高,這麼多開支之外,還額外給市級財政貢獻了兩個億。霞浦縣實行大包乾,沒給市級財政貢獻多少,開支也是自收自支,缺口自己想問題,沒有讓市裡補貼一分錢。

問題就在西城區,西城區九六年財政收入不到兩個億,但開支高達四個億,僅次於唐閘區,缺口都是市級財政補的。

此外,市裡透過韓壽春執掌的市港投集團,對西城區的基建投資,也達到三個億。

這麼大的財政及基建資金砸下去,加上寶和造船廠等專案開工,使得西城區九六年的發展速度甚至超過唐閘區,但是怎能讓其他區縣心服?

不過胳膊擰不過大腿,地區經濟規劃的主導權在市裡,陳寶齊、高天河、虞成震提出當前以發展沿江產業帶為東華工作的核心,其他區縣想發展,就要自身多加把勁。

這一方面是陳寶齊把西城區的發展視為他個人的政績工程,另一方面也涉及到市區與縣域、縣域與縣域之間的經濟競爭等深層次因素。

陳兵當年主政霞浦,與王易平主政新津,兩人雖然是戰友,但彼此撬牆腳、搶專案手也不軟,因此積累下不少陳年怨氣,說到底還是縣域經濟競爭推動的結果。

三區七縣經濟掛帥,財稅當頭,主要指標在考核時連續兩年墊底,書記、縣長隨時都有給撤換的可能。

這樣的壓力之下,縣域經濟到九十年代之後,競爭也就變得殘酷。

這在刺激縣域經濟高速增漲的同時,帶來的負面作用也漸明顯。

基層弄虛作假的現象增加,有時候甚至不借借貸來去填財稅數字;在招商引資時,更是泥沙俱下,什麼專案,不管多大的汙染,不管生產及安全環境多惡劣,地方也都往回引。

沈淮自然不會將目光侷限於霞浦跟新津、灶塘兩縣的縣域競爭上,他與熊文斌提出沿海帶的概念,自然就要新津、灶塘兩縣囊括進來。

而在更大範圍,淮海省的沿江經濟帶,要把淮西、徐城、新沂到東華等渚江沿岸市縣都包括在內,沿海經濟帶則要把新浦往北的環淮海灣地區都包括進來。

只是提概念容易,要做出成績來,不是易事。

海防公路霞浦縣段年後如期動工,但新津縣段約四十公里還沒有動靜。市裡說補貼兩千萬,卻捂著不拿錢出來,只同意拿新津縣九七年的財政上繳抵,實際就是要新津縣完全自籌六千萬的築路款。

新津縣九六年財政總開支不過一億四千萬,所有鄉縣道路交通基建投資僅兩千萬,財政上怎麼可能支撐住六千萬的海防公路基建投資?

新津縣的縣委書記王易平,搞了一個縣域經濟聯合促進會議的名義,明天邀請沈淮、陳兵過去,說白了還是為海防公路籌款。

正文 第六百四十一章 撞痛了

車到城關鎮,戴泉的電話就打過來,在電話裡親熱的招呼:“領導,看到你的車了;我在你們後面呢。”

沈淮回頭看了一眼,果真不知道何時後面跟了一輛車。

他敲著車窗子,讓陳兵看後面:“戴泉偷偷摸摸的跟上來,約摸是給你這個老領導來問安了……”

司機將車靠路邊停下來,戴泉就從後面車裡跑過來。他人瘦小,走路快了身子會一擺一擺的,不是特別的雅觀,陳兵就笑他一人壞了一堆人的形象。

平時戴泉頗為注意走路的形象,壓著步子走,這會兒看他小跑過來,沈淮心想這傢伙賊得很,知道這樣叫陳兵看了會感到親切。

沈淮現在直接領導的幾個人,也是在霞浦用得最順手的幾個人,戴泉、宋曉軍、杜建、王衛成他們幾個,性子他都摸熟了。

他跟戴泉隔三岔五能見到面,有什麼要緊的事情,也會先透過電話彙報,沒有必要半道上在路口愣不吭聲堵他。

沈淮知道他是趕過來問候陳兵的,故意唬著臉問他:“這大半夜的,知道是你戴瘦子,不知道還以為是劫道的呢。有什麼事情,這麼緊巴著想見我們啊?”

“除了沈領導,我心裡還念著陳領導,”戴泉嘻哈一笑,為今天沒有趕到市裡跟陳兵道歉,“本來都塌下臉皮混進城商行籌備會議裡了,跟老領導您好見一面,沈領導又臨時丟了任務過來,要我在港區主持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