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民黨元老的抨擊,他們批評汪的主張不但使外侮日甚,內憂日亟,而且將使國民黨本身在全國人民面前信用掃地,為黨為國,均繫有害。因此,除少數親日派分子為汪精衛辯護外,全會許多代表均表示反對,結果,該決議案未獲透過。
會議經過激烈爭論,雖然沒有確定的抗日方針,沒有批評過去的錯誤政策,沒有根本放棄反共立場,但是在對內對外政策上都作了某些調整和改變,實際上接受了中國共產黨關於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條件。會議透過的《根絕赤禍之決議案》中的四條,“這個東西是雙關的,因為紅軍改了名稱,也可以說是取消紅軍,但紅軍還存在;蘇區改了名稱,也可以說是取消蘇區,但蘇區還存在。所謂停止階級鬥爭,停止赤化宣傳,就是不許我們在國民黨統治區有政治活動。”'《周恩來選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4頁。'
在對內政策上,承認“整個民族之利害,終將超出一切個人一切團體利害之上”,“和平統一”,“為全國共守之信條”,'《國聞週報》第14卷第8朋。'將原來對共產黨採取的武裝“圍剿”方針改為“和平統一”的方針,因此,基本上確定了停止內戰和國共合作的原則。
22日,蔣介石在大會上發言,承認在一定的條件下開放言論自由,釋放政治犯,集中人才。會後,蔣介石密令所屬,以後不再使用“赤匪”和“共匪”等字樣。在對外政策上表示:“如果讓步超過了限度,只有出於抗戰之一途。”'《國聞週報》第14卷第8朋。'
正如毛澤東指出:“國民黨的三中全會,由於其內部有親日派的存在,沒有表示它的政策的明確和徹底的轉變,沒有具體地解決問題。然而由於人民的逼迫和國民黨內部的變動,國民黨不能不開始轉變它過去十年的錯誤政策,這即是由內戰、獨裁和對日不抵抗的政策,向著和平、民主和抗日的方向轉變,而開始接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毛澤東選集》合訂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35頁。'
在日本帝國主義和親日派竭力挑撥內戰與分裂,力圖阻撓和破壞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時候,由於中國共產黨的促進和各方愛國人士與全國人民的努力,國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新局面終於初步形成,使中國走上全國性武裝抗戰過渡時期的新階段,這對得寸進尺的日本侵略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
第二編 救亡高潮(1933。1~1937。7。6)
第八章 日本對東北的殖民統治與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的發展
第一節 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
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主要是透過操縱偽滿傀儡政權,在政治上實行法西斯統治,在軍事上實行殘酷鎮壓,在經濟上實行瘋狂掠奪,在文化上實行奴化教育,以達到把該地區變成任它奴役和宰割的殖民地的目的。
一、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是偽滿洲國的太上皇
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東北地區主要以偽滿洲國的名義進行殖民統治。其主要手法是:在形式上給偽滿披上“獨立國家”的外衣;在內部則實行嚴格的操縱和控制,使偽滿政權成為它在東北實行法西斯專政的工具。日本的這種統治政策,主要由關東軍具體實施。
(一)對偽滿政權的政策
從關東軍到日本政府對如何操縱和控制偽滿政權早有主張。1932年3月10日,也就是偽滿政權建立後的第二天,關東軍司令官就與溥儀簽訂了一個密約,規定偽滿參議府的參議和“中央及地方各官署之官吏”都要任用日本人,而其“保薦”與“解職”均由關東軍司令官決定。3月12日,日本內閣作出兩項決定:
一為《中國問題處理方針綱要》,規定“為了貫徹帝國關於滿蒙的政策,必須迅速設定統治機關”和“治安維持機關”,“尤其要讓日本人成為這些機關的領導骨幹”;'〔日〕《現代史資料7·滿洲事變》,美鈴書房,1972年版,第494頁。'
二為《滿蒙新國家成立後對外關係處理綱要》,規定:“為了在外交上和內政上掌握實權,最初應儘可能使之採用少數日本人作官吏或顧問,並逐步地加以充實。”'〔日〕《現代史資料7·滿洲事變》,美鈴書房,1972年版,第495頁。'
4月11日,日本內閣又作出《關於帝國對滿蒙新國家的具體援助和指導問題》的決議,要求偽滿必須聘請有權威的日本顧問作為財經問題和一般政治問題的最高指導者。
為了實現對偽滿政權的控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