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濮陽、東明、豐縣、金鄉地區。冀察戰區的部隊因以師、團為單位,目標甚大,多次為日軍所捕捉,雙方發生激烈戰鬥,中國軍隊傷亡重大,又不得不越過隴海鐵路向安徽渦陽地區轉移;與此同時,在魯西南定陶、曹縣地區的冀察戰區副總司令孫良誠所部投敵,被編為偽第2方面軍,以孫良誠為總司令,移駐開封。冀察戰區在太南的部隊歸副總司令兼第24集團軍總司令龐炳勳指揮。至此,冀察戰區實際上已名存實亡。
第24集團軍駐守以陵川、休縣為中心的大南地區,下轄第27軍(軍長劉進,駐陵川地區)、第40軍(軍長馬法五,駐林縣地區)、新編第5軍(軍長孫殿英,駐臨淇地區),共2萬餘人。1943年4月20日,日軍華北方面軍以第1、第12集團軍各一部大舉進攻太南第24集團軍。
24日,孫殿英首先率部投敵。5月上旬,龐炳勳被俘投敵。國民黨第1戰區豫北遊擊總指揮兼專員杜淑也在同一時期投敵。日軍將追隨龐炳勳、孫殿英、杜淑投降的部隊合編為偽暫編第24集團軍,以龐炳勳、孫殿英為正、副總司令,部署於新鄉至安陽間平漢鐵路上各要點及兩側地區。同年5月至7月,日軍繼續“掃蕩”第24集團軍未投降的第27、第40軍,迫使這些部隊於8月4日前南渡黃河,全部退出太行山區。至此,國民黨軍在河北的最後一塊遊擊根據地亦告喪失。
在魯蘇戰區:1942年中,日軍對魯中、魯南的于學忠所部(第51、第57軍)多次進行“掃蕩”,使該部遭受重大打擊。
1943年,由於吳化文等部相繼投敵被編為偽第3方面軍,與日軍夾擊堅持抗日不願反共的于學忠所部。8月,于學忠部被迫撤出山東向皖北轉移。至此,魯蘇戰區指揮的山東敵後游擊戰爭不復存在。
蘇北方面,徐州會戰後未及撤退的第89軍,部署在蘇北及蘇皖邊界北段。魯蘇戰區成立後歸該戰區指揮。武漢失守前,第89軍在日軍注重於戰略進攻。後方兵力較為空虛的有利形勢下,據守著以興化為中心的幾座城鎮,沒有積極向敵佔區伸展。而在此期間,新四軍已先後在蘇南的茅山,皖南的蕪溯、宣城、青陽、大通,豫皖蘇邊的淮陽、阜陽、淮北等地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並有一部分兵力伸展到了江北的泰州地區。魯蘇戰區成立後,令第89軍積極向南擴充套件,結果引起了國共兩黨在華中地區的政治磨擦和軍事衝突,先後在1940年10月和l941年1月發生了黃橋戰役和皖南事變,嚴重影響了華中地區抗日遊擊戰爭的發展。
1941年初,日軍對蘇北進行大規模“掃蕩”,第89軍雖進行了抵抗,但由於不適應遊擊作戰,屢戰失利,致使第89軍軍部及魯蘇戰區蘇北指揮部所在地興化鎮於2月被日軍佔領。第89軍被迫轉移至淮東地區。1943年2月,日軍調集第70師一部和獨立第12旅主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對淮安以東地區進行大規模“掃蕩”,位於該地區的魯蘇戰區總司令部及其所屬的獨立第6旅、保安第3縱隊等部遭受重大傷亡,被迫向淮陰、泗陽地區轉移。月餘後,日軍又“掃蕩”淮陰、泗陽地區,該部不能立足,遂又向西退入安徽。至此,國民黨軍在蘇北地區的游擊戰爭即不復存在。
從1941年至1943年間,敵後國民黨軍大量投降日軍,使偽軍的總數由1941年的35萬激增到1943年的81萬人。這些被“偽化”的國民黨軍不同於其他偽軍,在編制上有一定的獨立性。龐炳勳、孫殿英投敵後,日偽方面允許保留其第24集團軍的番號,國民黨方面也沒有對其通緝,這是前所未有的。“偽化”的敵後國民黨軍實際上是國民黨“曲線救國”路線和日本“誘降”政策結合的產物,是帶有雙重性質的反共武裝。
隊抗戰初期被抑留於敵後及後來陸續開到華北、華中敵後的國民黨軍總共約有100萬人。敵後游擊戰與大後方隔絕,處於日偽軍的多面包圍之中,不依靠人民群眾就難以立足、生存和發展,不與日偽軍進行積極堅決的戰鬥,就不能保護群眾的利益,得不到人民的全力支援。在敵後的國民黨軍隊,由於指導路線錯誤,脫離人民群眾,經不起艱苦複雜環境的考驗,絕大部分被消滅或投降敵人,留在原地堅持與人民結合走向進步或撤回後方的為數甚少。到1944年6月,只有山東的趙保元、張裡元及山西的第61軍仍留在敵後,總共近3萬人。但趙、張兩部後來也相繼投敵,第61軍在晉東南屢向八路軍進攻,大部被殲。敵後的國民黨軍基本瓦解,只有一些殘餘的零星武裝還在活動。
第五編 渡過難關(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