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五繹四鎮三街七十二埸,千百年來兵荒馬亂行,驛鎮之間荒山野嶺起伏不斷,走數十里不見人煙,有時遠遠地望著的野狗,算是見了道上的活物。黃雲飛的黃驃馬飄鬃揚蹄,嘴角泛起白沫,他勒住馬口朝四野 望,此地離太平鎮近在咫尺,兩耳冷風吹貫,他不覺有些詫異,一條石板路從山嶺 間斜斜地延伸出去。不遠處野山雄峙,松樹搖顫,峽谷裡似有人影走動。不好!黃雲飛兩腿夾馬,撒抖韁繩伏首於馬背,縱馬穿越峽谷,馬蹄聲聲,清脆悅耳。
日頭正上中天,小蘇姑娘縱馬馳騁,馬蹄翻飛,青石板路上一條英雄人兒策馬疾奔,快馬加鞭。十五日清晨之後的清晨,小蘇姑娘已近成都,蜀山水色在天邊湧動著黎明的曙光。
小蘇姑娘此行成都便是給師父取回秘藉,一本流傳在道光三年流傳在民間《移步換形法》的古藉。
黃雲飛與小蘇姑娘從不同的方向在壁山來鳳客棧相見恨晚,而後在客棧的一間夾壁牆的木樓裡乍抱乍勒。
翌年春上四月,黃雲飛專程去了青城山,二人再度重逢,難依難捨。上清宮一輪姣月,青山如畫,二人於月下傾訴衷腸,熱淚慢慢盈溼了胸膛。
小蘇姑娘想起了少女時代在成都青城山度過的日子。
這一年青城山萬木參天,鶴鳥翔鳴,林中重簷疊閣,殿宇輝煌,一老道人坐在一把雕花楠木椅上。秋風掃蕩上清宮。老道人眼如清泉,他眼前是一位二八女子,此女正在舞劍。月影憧憧,上清宮迷離而幽靜。女子水袖長衫,花容月貌,一口寶劍閃著青澤之氣,抹著月色。“雪紅,你這趟劍已有長足進步,不過劍鋒尚有稍許破綻——”老道人聲落時,接過小女單手扔過來的寶劍,寶劍在半空中飛旋之際,老道人伸出一根指頭於來風中接住劍梢,再一掄,那寶劍便滑至老道人的腕上,於是一瞬時舞將起來,只看那銀芒四射的寶劍在青城山麓劃出一道道驚人的氣浪,嘩嘩作響,劍兒闢叭有聲,劍到之處,無不騰起一道青藍光環,令人歎為觀止。
“雪紅看劍!”
二人鬥了三十六個照面,七十二個回合,老道人道髻一甩,拖劍疾走,這一劍好似張果老倒騎毛驢,令小蘇姑娘大喜過望,追上去就是一劍。說時遲那時快,那一劍猛一聲響,攪動上清宮一地月光,劍鋒過處,閃起數道電擊之聲,令人驚世赫俗。老道人團身一擺,如同風擺荷葉倒插柳,橫劍拔起,只聽撲一聲響,小蘇姑娘前襟已去了一大塊,一口寶劍指住小蘇姑娘咽老道人急急收劍朗聲笑道:”小蘇姑娘,今夜時辰不早,明日還要趕路,息吧!”
當夜,青城山一輪皓月當空,萬峰空寂如同仙境。
翌日晨起,古道上一前一後走著兩個青年男女,前面的妙齡女子肩背藍花包袱皮,後頭緊跟著一個青年漢子。行至天然圖畫,小蘇姑娘耳畔忽有鳥啁啾聲傳來,其聲婉轉如歌,悲慼傷感,鳥一聲長一聲短,在柔霧霞輝裡催人淚下。小蘇姑娘身背藍花包袱皮,回頭望望來路,禁不住悲從中來,臨行前見著師父青黑的髮際,兩行熱淚滾滾而下。青城山方圓二百五十華里,三十六峰七十二二洞,一百零八個仙景去處,山林中不時傳來鳥兒的嘰喳聲。小蘇姑娘看見師父的眼目就在近前,黃道吉服與青衣白襪一再被晨風拂動,一綹銀髮散落在青筋額前。這當兒,小蘇姑娘的眼淚奪眶而出,路途遙遙,此去不知是兇多還是吉少,於是與師父灑淚而別。山道上,已有一抹朝霞映照勾畫出一幅山水圖,青城山禽鳥依依,古樹戚然,小蘇姑娘轉身踏上征途。轉眼七日,時令正交初,白晝漸長,黑夜漸短,時光一如矣乃的漿聲,正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十五日後,小蘇姑娘到得重慶,她要去見一個叫鍾孝先的袍哥大爺。她一路走走停停。天入黃昏,她見一個叫小洞天的茶樓喧囂異常,幾十張紅木茶花桌上擺滿了熱氣繚繞的香茶,幾十根長木凳上坐滿了義字袍哥的兄弟夥,幾十雙顧盼流連的眼睛盯著書桌案邊的大爺鍾先孝。大堂中央的一個大爺早已入定,氣度非凡,她氣色紅潤麵皮生光,一雙丹東鳳眼四下觀望,不時還笑笑。大爺的左右兩旁站立著的是四個虎氣生生的高大青年。一打聽,原來是重慶義字袍哥今晚舉行拜師禮。其中人當中是軍統特務,場面十分狀觀。
“么師爺,各位師兄弟見教有禮!”
小蘇姑娘一時感動得熱淚奪眶心潮逐浪高,兩滴晶亮的淚珠湧了出來。她刷地扯開湖藍色汗褂,亮出腰間五指寬的牛皮板帶,一抱拳,四下一行禮,顫聲兒道:”承蒙各位師兄高抬貴手鄙人為報效國家,從青城山來到抗戰首都,臨行,師父多多囑咐,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