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仔們負責打撈裝置,分別測試。
“駕駛儀正常,gps通訊正常!”
“聲吶正常,雷達系統正常。”
“發動機正常,絞車也正常。”
“電力正常/系統正常/裝置正常,天氣晴朗正常,32。5度,西南風5級,補給物資以後出海,大家準備好!”
李偉一聲令下,所有人行動起來,登上工作崗位,開啟各種裝置;凌正軍配合女婿啟動發動機,電力穩定下來。
“汙~汙~汙~”氣笛嘶吼,打撈船緩緩向前移動,螺旋槳高速旋轉,推進船體駛出船塢區域,進入海港之內。
李偉根據系統的指導,有點生澀的操控舵輪油門,gps、聲吶掃描、雷達周邊預警顯示器,提供全面的指引。
蕭大媽去廚房,看了看情況,明亮整潔的廚房裡,全套高檔廚具;刀具、蒸鍋微波爐、電磁爐、電飯煲、烤爐。。。
廚具非常齊全,生活很方便!
駕駛室後面,連線檢測和打撈室,遠端操控裝置,聲吶儀、無人潛水器、水下高畫質照相機、抓取器、檢測器。。。
除此之外,還有三臺絞車,在需要人工操作的時候,才會有人過去;李偉吩咐小黑仔們開機,測試裝置效能。
大功率聲吶,20km範圍,超聲波可以清楚探測,掃描出海底地形,任何潛艇都無所遁形,預警距離200km!
輪機發動機/發電機/變速箱,提供穩定動力和電力,速度27節,50kw的額外輔助發電功率,滿足電力需求。
水下相機,能耐壓…1000米,自帶強光光源和紅外光源,一億畫素,有線連線船上控制室,360度可旋轉調整。
質譜儀、氣相色譜、分光光度計、金相分析儀、高倍顯微鏡、真空抽溼、惰性氣體保護櫃、熱釋光、碳十四等,大量檢測儀可用,堪比專業實驗室。
這些裝置可用於古董、礦石、不明物體分析檢測,被系統升級最佳化,檢測精度範圍大大提高,小黑仔們會用。
一切正常,打撈船效能完美,李偉駕駛到港口123泊位,將食物、飲水、油料補充完畢,出海向塔木德而去!
距離90km,兩小時路程,塔木德算是自家“據點”之一,大半海盜學員,都是來自塔木德鎮,勢力影響頗大。
出了港口,李偉開始偷懶,把工作交給岳父大人,自己溜出去了;凌正軍倒是喜歡船長工作,高興的接過手。
蘿莉凌瑤和黑妞兒耶娜,守著聲吶測繪沿海地圖,海底地形地圖,想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沉船,爭取再發一筆。
當然,難度很高,可不容易!
中途,已經快到中午,丈母孃抓了李偉的壯丁,去廚房幫忙做飯,十二個人的吃的飯菜可不少,就李偉沒事幹。
吃完飯,正好來到塔木德,遠遠能看見岸邊的小鎮、碼頭、漁船,凌正軍按照預定地點提醒,把船開了過去。
李偉詢問系統,略微修正後,拋錨固定打撈船,陽光明媚,風平浪靜的,非常方便打撈作業,正式準備開工!
“開始打撈!各崗位準備好!”
“聲吶掃描,確定一下地形。”
“投放水下相機,仔細觀察。”
“聲吶掃描完畢!出現異常反應!水下回聲異常,15…28/22…48區,出現大片複雜突出物,水下相機跟進!”
“相機投放入水,畫面傳回,正在跟進目標區域,深度10/20/30/40。。。已開啟自帶強光源。。。50/60/70,等等!”
“水深80米,發現海底目標,目視分辨可疑沉船,長度約45米!”否則看水下相機的黑仔李廉,激動的彙報。
圖片擷取,上傳大螢幕,駕駛室和分析檢測室,大家都可以看見,一大坨長滿青苔水藻的“古沉船”可疑目標!
“沒錯,就是沉船,鄭和寶船!”
164永樂青花瓷
明朝初期,是中國航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段時間,鄭和船隊七下西洋,航海規模無與倫比,遙遙領先世界。
朱棣在位的永樂三年'1405年'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間,鄭和率眾七次遠下西洋,每次幾百艘船。
曾經到達過:爪哇、蘇祿、真臘、蘇門答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30多個國家。
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
不過,這次航海的基本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