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言正、鄭峰、鄭立可謂是赫赫有名,特別是鄭峰、鄭立,兩人幾月前還和王旭戰場交鋒,如今卻是果斷來投。
還有言正,此人可謂是南郡名士,韓書畫對此知之甚深,因為兩人以前就認識。
王旭的一紙求賢令,令言正也暗暗動心。他長得顴骨高聳,鼻樑高挺,國字臉,正是曾經在西都南門外出現的青年。
鄭峰、鄭立,兩人皆是刀神弟子,沒想到卻是文武雙全,在文考試之時,令的很多文人儒士側目。
其實兩人本來都和餘淵前往吳郡駐軍了,可是王旭在這時候釋出的招賢令讓兩人動心,倒不是那什麼官位,而是王旭的政策,王旭免除了所有百姓的賦稅,這讓兩人決定2,如能扶住如此明君,也不服一腔抱負,朝廷,賦稅雜多,早該亡了!
張度,費詩,北郡人,家境貧寒。
兩人是一起來的,早就想入士了渴死沒有機會,可以說都是落魄書生,是寒門子弟的代表,這種人,註定會得到王旭的重用。
因為王旭一紙求賢令,才開始嶄露頭角,展現出自己的才華。
文試中,近乎囊括西都所有的英才。
然而,等到武試的時候,出現的武將就比較少了,除了文武雙全的鄭峰和鄭立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將,最厲害的也接不了這兩人三招,其餘的大族子弟也是,文采倒是可以,但武藝稀疏,展露頭角的幾乎沒有。
鄭峰和鄭立兩人一到校場比武,立即被張猛和李智認了出來,曾經張猛還和鄭峰打過幾百回合,對其刀法,佩服的是五體投地,李智也是拿刀的,所以,也想到佩服兩人。
有了李智和張猛的推薦,鄭峰和鄭立武藝絕倫,被韓書畫和黃權重點關注。
這一次文試和武試,雖然挑選出來的都是基層官員,但只要歷練一番,王旭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能夠再往上一步,成為西都的中層柱石。由於挑選出來的人非常多,每日從吏部籤的任命不計其數,韓書畫可謂是忙得腳不沾地,沒有休閒的時間。
涉及西都的發展,韓書畫不敢有絲毫怠慢,他根據一個個文試考生的考核成績,來確定每一個人的官職,再籤命令。
至此,王旭招賢納士告一段落,不過王旭可沒有放棄,他任然還要繼續尋訪賢才,錦衣衛也在每郡運作,如果發現了好才子,肯定第一時間彙報。(未完待續。。)
第兩百九十九章 軍政民生(10)
西都,南門,城樓外。
一輛馬車緩緩行駛,往南而去。
馬車中坐著王旭和言正,駕車的人是張猛。王旭後面,還跟著一輛馬車,馬車中;裡面坐著四名黑衣武士,是保護王旭安全的人,都是羽林軍中武藝最高的。本來言正準備一人前去,現在卻變成王旭和言正一起,同去祭奠言項。
言正祖籍南郡,言項是他的祖父,埋葬在南郡關山之上。
由於僅僅是祭奠言項,王旭才想著去一趟。
此去拜祭,雖然很簡單,卻透出王旭重視下屬的意思。
甚至於,有些千金買馬骨的做法,因為言正是剛剛招募的嘛。
不過,離開之前,王旭處理好了西都所有的事情,將西都大事託付給韓書畫和黃權處理,又有賈恢主持大局。再加上李智、閔嶺和鄭峰、鄭立等,足以保證西都的穩定。
四月的天氣溫暖舒適;沒有暴雨的狂瀾;沒有烈日的炙烤。
王旭、言正和張猛一行人,乘坐馬車往南而去。
馬車一路疾馳,在古西郡南面邊境停下。
秦雙一直在這裡駐軍,他早就接到了王旭要南巡的訊息,由於此行是秘密行進,所以,他也沒有安排大量的歡迎依仗,只是他一人在最後一座城池等待而已。
秦雙獨自站在城門下,看見王旭的馬車到來,他立即迎了上去,拱手道:“秦雙,拜見主公。”
“走,進城吧。”
王旭點點頭,率先往城內走去。
此城是古西郡南邊最後一座城池。名叫關元城,不算太大,但是秦雙駐軍在這裡之後,就下令讓城內的服役兵開始修建城牆,如今倒是略顯高大,不過也只是略顯。和西都等地是無法比的。
進入城中,進入一間屋子裡面,清香的溫茶被丫環端了上來,王旭輕瑞了一口。
王旭、言正、張猛和秦雙分賓落座,跟隨而來的人自有安排。
秦雙有點擔心道:“主公,你真的要前往南郡麼?如今胡靈的地盤亂成一團,山賊頻繁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