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這樣維持了兩個星期,幼蟲不停地在成長。食物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母蜂也不斷地送食物進來。在第二個星期末,幼蟲已經長得很肥胖了。母親加倍努力地尋找食物以供養這老也吃不飽的孩子,直到它完全長大,不再需要別人給它準備食物為止。有一次我算了一下,一條幼蟲長大過程中所需要吃的蠅加起來達八十二隻之多。

我有時候懷疑,這種蜂為什麼不像其它蜂那樣預先儲藏好食物,把洞封好,自己也就可以離開,何必老耐著性子守在洞口呢?可能是因為它捕回的死蠅不能藏得太久的緣故吧。可是它又為什麼不像黃翅蜂一樣把蠅麻痺,而是把它殺死呢?我推測可能是因為蠅畢竟和毛毛蟲、蟋蟀不大一樣,它是那樣的輕,那樣的軟,放不了多久就會縮得沒有了。所以這東西必須吃新鮮的,否則就沒有什麼價值了。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蠅非常靈敏,必須擒得快,不像那呆頭呆腦的毛毛蟲和龐然大物似的蟋蟀,目標明顯,動作又不靈便,讓母蜂有充分的時間去麻痺它們。捕蠅蜂在必要的時候,須隨時應用它的爪子、嘴巴或刺,這樣捕捉來的蠅當然不能隨心所欲地讓它半死不活了,要麼讓蠅逃掉了,要麼捉個死蠅。母蜂當然選擇後者。

要觀察到捕蠅蜂襲擊蒼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它總是在離巢很遠的地方捕捉的。可是〃踏破鐵蹄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有一次,我就無意之中看到了這精彩的一幕,飽了眼福。那天我張著傘坐在烈日下。享受著傘的陰影的不只我一個,還有各種馬蠅也躲在我的傘下休息。它們平靜地歇在張著的傘頂上。我在傘下沒有事情做,就欣賞著它們大大的金色眼睛來消磨時間。那些眼睛在我的傘下閃閃發光,好像一顆顆寶石。有時候傘的某一部分被曬得太熱了,它們就不得不轉移陣地,移到沒有被太陽光曬到的那部分。我很喜歡看它們這種嚴肅的動作。

有一天,我正在傘下打瞌睡,突然,〃梆!〃的一聲,張著的傘忽然像皮鼓似地被擊了一下。

〃怎麼回事?〃我一下子清醒了許多。

大概是一顆榆樹的果子掉到傘上了吧!我想。

可是〃梆——梆——梆!〃一聲接著一聲地傳來。是哪個愛搞惡作劇的傢伙把種子或石子往我傘上扔?我離開了我的傘蔭,四處巡視了一下,什麼也沒有。那聲音又響起來了,我抬頭往傘頂一望,原來如此!我終於明白是怎麼回事了。附近的捕蠅蜂發現我這裡有這麼多肥美的食物,都飛過來捕取獵物,一切都像我希望的那樣進行著,我只需靜靜地坐著觀看便是了。

每隔十五分鐘左右,就有一隻捕蠅蜂飛進來,直向傘頂衝去,發出一聲重擊。於是戰爭就在傘頂上展開了。那是多麼精彩和緊張啊,大家打得難分難解,不分上下,使你辨不清誰是襲擊者誰是自衛者。不過這種爭執並沒有維持很久。不一會兒,捕蠅蜂就用雙腿夾著它的俘虜飛走了。奇怪的是,這愚蠢的蠅群還不肯離開這危險的場所——的確,外面實在太熱了,與其被曬死,還不如在裡面〃今朝有酒今朝醉〃,先盡情享受再說。

現在,讓我來觀察這隻帶著戰利品回去的蜂吧。當它接近自己家的時候,突然發出一種尖銳的嗡嗡聲,聽來頗有點淒涼的意味,好像十分不安。這聲音一直繼續著,直到它降落到地面上為止。它先在地面上方盤旋了一會,然後又小心翼翼地降落,如果它那敏銳的眼睛發現了一些什麼不正常的情形,它就要降低下落的速度,在上面盤旋幾秒鐘,飛上去又飛下來,然後像一支箭一般地飛開去了。稍過一會兒,我們就知道它為什麼猶豫不決了。不到一會兒,它又回來了。這次它先在高處巡視一遍,然後慢慢降落到地上某一點——這一點在我看來實在沒什麼特別之處。

我想它大概是隨便降落在這一點上的,降落之後,它還得慢慢地尋找自己巢的入口。可是後來我發現自己又低估了捕蠅蜂。它恰好不偏不倚地降落在自己的巢上。它把前面的沙扒開一些,再用頭一頂,便順利地拖著它的獵物進巢了。它進去後,旁邊的沙粒立刻又堆上洞口把它堵住。這和我從前所看到的無數次捕蠅蜂回巢的情形一樣。我常常驚異於蜂類為什麼毫不猶豫地找到它的巢的入口,雖然那入口處和旁邊的地方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可以辨別的記號。

捕蠅蜂回巢的時候,並不是每次要在空中盤旋許多時候,它之所以要這樣不停盤旋是因為它看到自己的巢被一種巨大的危險所籠罩。它那種淒涼的嗡嗡聲是表示它內心的憂愁和恐懼。在沒有危險的時候,它絕對不會發出這種聲音。那麼它的敵人是誰呢?原來是一隻小小的蠅,外表看上去十分的軟弱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