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0章 我們與惡的距離開播

是可以的。

沒錯。

在最開始,餘小樹是定檔七夕檔的,可是後來他又覺得其實哪怕不定七夕檔,但是隻要讓這部電影提前上映同樣可以,也算是迎接所謂的七夕了吧。

這樣也可以的。

於是,接下來餘小樹告訴劉芊芊,那就是務必用一切辦法來進行宣傳。

不算炒作。

只能說餘小樹想要的是《心花路放》儘快的上映。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的時間裡,百芊傳媒的另外一部網劇也算開播了。

《我們與惡的距離》。

這部網劇其實早就拍好了,但是一直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來放,現在呢,正好是趁著這兩個月的時間,餘小樹便直接把這部網劇給放出來。

而且這一次餘小樹不是一集一集的更新,他是直接一口氣就把10集全部放了出來。

可以說很多人看完這部網劇直接就驚呆了。

是的。

是真的驚呆了。

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餘小樹竟然會寫這麼一個劇本,最關鍵的是這麼一個劇本卻拍了出來。

“我了個去,我是真的好久沒有看過這樣的劇本了,這麼一個寫實的劇本,我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我現在也不想說什麼了,我只想說一句話,那就是這個電視劇我看的真的是很壓抑。”

“是的,不僅僅是你,我同樣感覺到很壓抑啊。”

……

一時之間啊,很多人討論的重點都是在於壓抑。

正如之前所說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由一個揪心的“無差別殺人案”開始,激烈的矛盾從這個案件展開。然而,與過往的犯罪類影視劇不同,它像是一個被拉高了的鏡頭,不聚焦犯罪的經過,而是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去俯視整個事件以及與事件相關的每個人。

所謂無差別殺人,指的是沒有目的、隨心所欲的殺人。這部劇關注的不是殺人本人,而是犯罪行為引發的後續連鎖反應,在這種連鎖反應中,加害者親屬、被害者親屬、被害者與加害者的身份並非是固定的,也就是說,當加害者變成受害者,當受害者變成加害者……這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可以說,這麼一個切入點才會讓大家明白,很多時候我們與惡的距離真的是並不遠。

但是很多人又常常喜歡以正義之名來行事。

而且很多人討論的那麼更多一些。

比如今天晚上,豆乎直接炸鍋了。

“我操,我操,我操,大家快去看,大家快去看《我們與惡的距離》,你們看完之後我們來討論一下。”

“沒錯,大家快去看,不要停,快去看。”

……

有一些人在推薦著大家去看這部劇,當然,同樣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在討論。

比如李曉明殺人之後他的家人被排擠的問題。

很多人覺得李曉明就是他媽的一個惡魔,他這種無差別的殺人攻擊的是這個社會的一個體系。

這麼講吧,有時候我們可以去提前的規避一些危險,甚至是我們不與人為惡,儘量的不去招惹一些不好的人,甚至我們儘可能的做一個好人。

但是,你就是再做好人,你也不可能避免這種。

就比如女性,很多人你突然被人性騷擾,並不僅僅是因為你穿著暴露,就是恰恰遇到了變態。

再或者還是女性,有些晨跑遇害的,你能說有些路不安全我們就不去跑了嗎???

只能說犯罪的人隨機犯罪的恐怖。

也恰恰如此,豆乎上,很多人覺得李曉明就應該殺掉,而且應該凌遲處死,不僅僅應該把他殺掉,甚至他的家人也應該遭受到懲罰之類的。

但是,有一部分人卻是覺得很多時候媒體也是要負一些責任的。

想一下,李曉明的媽媽說的話。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以前就覺得說,小孩子生病啊,吃不飽,沒錢付賬單這樣,就覺得那日子過得很悽慘了。可是後來才發現說,再大的折磨和悲哀都比不上自己變成殺人犯的媽媽。

可憐天下父母惡,因為成為殺人犯的媽媽,因為成為了殺人犯的父母,所以在李曉明的爸媽開始進行道歉,他們想的是去賠償受害者,他們想的是去下跪道歉的時候,媒體卻並沒有打算如此放過他們。

對於媒體來說,還有什麼比流量是更重要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