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林清要去京城趕考後,就已經鬧了幾回要一起去了,沒想到今天還是一聽到動靜就起床來找林清。看到大人們都圍著林清送別,連忙擠進了人群中,小人兒才到林清大腿的高度,看到小李氏要拎走他,連忙抱住林清的大腿。
“小叔叔,大寶以後一定乖乖的,吃飯前都洗手,再也不偷吃糖。我,我”小臉蛋漲紅了想了半天,又連忙道:“我還會背三字經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習”習後面怎麼也想不起來了,林大寶急的抓耳撓腮,然後實在背不出來了,“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嘴裡還斷斷續續唸叨著:“小叔叔別走,別走。”
小孩子的感情總是來得熱烈又直接,林清這幾日在家中給林大寶講了不少小故事,還帶他背《三字經》,白天帶他晨練,偶爾也帶著他一起趕集買零嘴吃。原本還有些怕林清,現在儼然就是林清的小跟班,林清走哪裡他就跟哪裡,也不出去和別的孩子亂跑了。家裡別人的話他不一定聽,但是隻要林清說什麼,林大寶都是嚴格執行。就連劉氏也對林清這份本事嘖嘖稱奇,笑稱林清有孩子緣。
眼看著林大寶的眼淚鼻涕都要擦在林清身上了,小李氏這個做孃親的也是眼明手快,及時把小豆丁給提了起來,也不管他撕心裂肺的“小叔叔,小叔叔”的喊聲,直接和王氏等人說了聲,就把孩子抱著往回走,邊走還邊教訓:“你小叔叔是去京城考科舉,你去不是添亂嗎?快別哭了,一會兒娘給你燉雞蛋羹吃!”
林清看著林大寶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地被抱走,心中也是微有不忍,但是低頭又看到自己父母眼中那隱藏在深處的不捨和微微的水光,心裡覺得更加地沉甸甸了。
“清兒啊,你要是考完了,早點回來看看爺奶,最好帶個漂亮媳婦回來!”劉氏低頭摸了把淚,笑眯眯地說道,她這孫兒的婚事啊,估計他爹孃也都做不了主,還得看他自己咯!
張氏緊緊握著林清的手,手指有些發抖,穩了穩才艱難地開口道:“路上小心,別餓著凍著,看書別太晚,費眼睛。要是真看中了哪家的好姑娘,帶回家給爹孃瞧瞧。”
連續兩次被點了媳婦,林清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可能是村裡人看村戲比較多,最喜歡看的就是少年才子高中狀元,娶公主、做駙馬的情節,再加上鄉間流傳了不少榜下捉婿的話本,讓張氏和劉氏都覺得這次林清要是高中,搞不好就要娶個大家閨秀回來,心裡也是又忐忑又盼著。
林清也沒有和他們解釋過多,只能笑著點頭應下,然後才回握住張氏的手,盯著她泛紅的眼眶道:“娘,兒子不管到了那裡,成了什麼樣的人,都是你兒子!”
只不過是這樣輕輕一句話,卻說得張氏瞬間淚珠滾滾而下,這次她沒有想著阻止林清去考會試,因為這麼多年她已經明白自家兒子註定是天上的雄鷹,是要展翅高飛的。可是看著兒子翻天覆地的變化,張氏有時候心裡也會突然冒出一種這真的是我生出來的兒子的感覺。如今有林清這句話,化解了張氏所有的不安,抱住林清哭的不能自已。
自古多情傷離別,再如何依依不捨,林清還是要踏上他要走的那條路。如今他已經是整個林家的頂樑柱,是他父母以後的依靠,也是他所有老師殷切期望著的學生,他只能一步一步走的更穩、更好,才能在這個世界有更多的話語權,庇護更多的人。
二月初的京城還在春寒料峭中,前幾天剛剛一場倒春寒,更是讓人覺得出門還得穿個棉襖,否則依舊凍手凍腳的。
大明的帝都不像江南的蘇州府那樣溫柔秀雅,而是充滿了一股肅穆莊嚴之氣,住在天子腳下的人也比別處更加大氣自信。似乎是為了展示京城的磅礴,從城門中進來後,就是一條筆直寬闊的前門大街,一直延伸到內城,從靠近城門口的地方開始,就車馬如織,不時有豪華馬車從林清面前路過,馬車外面都有各家族徽,巡邏士兵看到了後都是抱拳行禮後讓開。果然正如有人戲說,這天子腳下掉一塊磚頭下來,都能砸到一個當官的。
“哎!林弟!我在這兒呢!”林清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耳邊傳來,扭頭過去,果然見是鄭光。
三年未見,鄭光看著成熟了很多,嘴上還留了兩撇小鬍子,去年剛剛成親,妻子是刑部侍郎的嫡次女,也算是門當戶對,從兩人的通訊當中也知道鄭光對這門親事非常滿意。
鄭光雖然在林清面前性格還是大大咧咧的,但是說話做事都沉穩了不少,這次帶了書童勤書和一個車伕前來接林清,看著林清行禮不少,連忙讓勤書幫著一起搬到馬車上去。
坐進馬車,林清舒服得喟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