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得媳婦又好看又賢惠,小兩口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你看,”她說,“兩個兒子都是我親生的,我不偏不向,為什麼他們的命運如此不同呀?”

我說:“因為他們的心態不同。在很多情況下,人的痛苦和快樂並不是由客觀環境決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態和情緒決定的。”

我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一名記者問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請問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的區別在哪裡?”蕭伯納回答:“這很簡單,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見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還有一半。’這人就是樂觀主義者。如果有人對著這瓶酒嘆息:‘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人就是悲觀主義者。”

幸福與快樂,不是父母給予的,而是孩子自己感受到的。快樂是一種體驗,體驗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讓孩子從小體驗快樂,成為一個樂觀主義者,比成功更重要。

在心靈的世界裡,住著兩個小人,一個叫“太好了”,另一個叫“太糟了”。叫“太好了”的人,每天在你心中編織著歡愉的網路,遇到任何事情,他都能微笑著說聲,“太好了”。他有一種力量,能把負變成正,把壞事變成好事,把不利變為有利。靠這種力量,他能把你帶入一個光明的世界、一個充滿快樂的世界。那個叫“太糟了”的人,每天在你心中編織著痛苦的網路,無論遇到什麼,他都緊皺著眉頭說:“太糟了!糟透了!煩死了!”他給你帶來的永遠是煩惱,跟隨著他,你走進的是一個悲慘的世界。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父母感悟“太好了”(2)

“太好了”是一種樂觀主義精神,是21世紀人類解除煩惱的一劑良藥。

你想讓自己和孩子都獲得解除煩惱的能力嗎?那就走進“太好了”的世界,用“太好了”的心情去對待自己,對待孩子,對待學習,對待生活。

好心情是可以互相感染的。爸爸媽媽有了好心情,孩子也會快樂起來;老師有了好心情,學生也會快樂起來。

女兒要去考試了,膽怯地說:“媽媽,我真害怕,考不了第一,別的同學會怎麼看我?”你微笑著說:“太好了!我的女兒要上考場了!別想結果,只想過程。平時怎麼學,考試就怎麼寫。媽媽不在乎第一,而在乎你平時的努力。”

女兒考試獲得了好成績,你會微笑著說:“太好了!你的努力沒有白費!”女兒考砸了,你也微笑著說:“太好了!這回你知道自己哪兒不會了!成功永遠躲在失敗的後面。”

兒子想當班幹部,最終當選了,你微笑著說:“太好了!你有機會為大家服務了!”如果落選了,你也要微笑著說:“太好了!你把成功的機會讓給了別人!”

有時,我們對快樂的看###本末倒置。如:“好好學,成功了,你就會快樂。”其實應該說:“你快樂,你就可以好好學習,可以更加成功。”

孩子擁有了“太好了”的心情,就擁有了讓人生快樂的財富。

“快樂的人生”不是去享受別人給你的快樂,而是在忍受痛苦中找到自己的快樂。

有個人家中掛了一幅畫,這幅畫是一張白紙,上面畫有一滴墨點。一位客人進來看到了,奇怪地問:“你們家怎麼把墨點掛在牆上?”

這人笑答:“這幅畫的名字叫‘快樂’,整張白紙都寫滿快樂,墨點只表示一點點痛苦。”

客人又問:“去掉墨點,不就都變成快樂了?”這人說:“去掉痛苦就顯不出快樂了。問題是,不要讓墨點遮住你的眼睛。”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生是快樂與痛苦的交響曲。有些父母只是一味地“給予”孩子快樂,自己去承擔痛苦,其結果是孩子並沒感到快樂,因為他不知道痛苦是什麼。

我的媽媽就是一個心態特別好的人。無論遇到什麼難事,她都會從容不迫,不急不慌,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有這樣一件事給我很深的印象:我去東北下鄉插隊的第三年,腰部受傷,摔倒在玉米地裡。老鄉們把我送進部隊的32l醫院。內科主任周依群是個和藹可親的人。他認真檢查了我的病情,嚴肅地說:“你必須住院治療!”我一聽,“哇”地哭了。周主任好生奇怪:別人排著隊要住院,住不進來才哭,讓你住院你怎麼還哭?

“我沒有錢,也沒有時間。”我說。

周主任笑了:“先別想錢,你是北京知青,先住進來,看病要緊。身體養好,幹工作的時間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