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陳克的作用很微妙,他能夠得到無法撼動的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陳克自己就有能力主抓經濟與科教文化工作。這些無疑是鐵人大叔這位領袖的弱項。換句話說,中國搞經濟工作的同志根本騙不了陳克,而蘇聯搞經濟工作的同志能騙得了鐵人大叔。
俄國的封建制度發展的並不順利,革命前農奴制都沒有完全消滅。這與中國高度發達的封建制度完全不同。工業化直接讓封建制度與官僚體系結合起來,給蘇聯弄出了很多問題。大肅反本身看著夠殘酷,對於鐵人大叔這種能夠指出正確道路的領袖來說,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服從斯大林同志的地位,與能夠執行斯大林同志的政策,這是兩碼事。鐵人大叔又不是神仙,下面的人打著鐵人大叔的旗號胡作非為,把罪責都推到鐵人大叔頭上,這才是很常見的事情。
陳克的另一個長項則是制度化管理,人民黨有能力透過制度來解決問題。但是蘇聯同志明顯缺乏這種完善制度的能力。與其如此,那還不如鐵人大叔大清洗一番,真的弄成一聲令下無人不從的局面。這種事情在中國的封建時代並不是只出現過一次兩次。很明顯,鐵人大叔領導的蘇聯正在“補課”呢。
從葉若夫的下場也能看出來這個趨勢。葉若夫因無條件效忠斯大林而聞名,這從他1935年撰寫的一片演講稿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那篇被認為“是大清洗的導火索“中,他闡述了將異己的思想劃歸為“極其危險的暴力恐怖主義”的觀點。
斯大林同志要的是清洗掉那些他認為不合格的官員與黨員,人民黨討論的結果認為這有點武則天的意思了。葉若夫同志則是類似周興來俊臣的角色。
而葉若夫同志很明顯沒有讀過中國的歷史,他根本不懂自己的定位。如日中天的葉若夫終於在1937年10月27日達到了他的高峰。當日在bolshoi大劇院,為了慶祝NKVD(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成立二十週年,他的肖像畫和斯大林的巨幅肖像並行排列掛在無數紅色帷幕之上,被無數鮮花包圍著,主持人米高揚身著黑色高加索襯衫,高度讚揚了“葉若夫同志不知疲倦的工作”:〃我們應該學習葉若夫同志不斷向斯大林同志看齊的精神,所有的蘇聯公民都應成為秘密警察的代理。”發言後,葉若夫受到了非同一般的熱烈歡迎。“他站在那裡“一名旁觀者說道‘很不好意思的樣子,好像他不確定這是否是他應得的東西’”,當天的情況斯大林的助手也向斯大林本人進行了彙報。
得到這個訊息之後,齊會深只說了一句話,“這人死定了。”人民黨政治局裡面傳出不屑或者嘲諷的笑聲。這笑聲當然不是針對齊會深,而是針對葉若夫。稍微讀過點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這種作派意味著什麼。不少人甚至覺得米高揚這廝夠陰險,是個需要注意的物件。
即便是沒有讀過歷史,只要多聽聽評書,關於月滿則虧的故事實在是太多。這麼囂張的結果從來伴隨著快速降臨的死亡。
果然,1938年4月8日,當他又被任命為人民水運委員會主席時,葉若夫終於開始走下坡路。1938年6月22日,拉夫連季。貝利亞成為了他的助手並在短時間內取代了他;當斯大林在1938年8月10日抨擊NKVD(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的記錄檔案和工作方式後,在1938年8月15日,他被迫辭職,貝利亞旋即接替了他。1938年12月3日,葉若夫被解除了一切在蘇共中央的職位,隨後在1938年12月24日,他被逮捕並被關押在位於蘇漢諾夫卡的監獄中。
中國歷史上關於這種事情的記載實在是太多,人民黨高層甚至懶得去評價這種事情。甚至連斯大林同志大家也不想再去評價,大肅反的正確與否,如果從社會化的角度來看,應該是正確的。消除山頭,幹掉一些不方便幹掉的傢伙,特別是幹掉那些吆喝著與斯大林同志站在一起的傢伙,這種手段實再合適不過。等這陣風過去之後,葉若夫就有必要“勇敢的承擔起責任來”了。他的滅亡也是必然的。
有了這次的對比,人民黨的同志們對陳克的信賴又加深了一步。陳克遠比鐵人大叔更有能力發動這等行動,但是陳克從來沒有這麼做過。人民黨中央寧肯以百倍的工作,透過不斷完善制度來解決這些問題。徐電在裡面的作用不可小視。有這位司法部門的同志負責很多制度的討論與闡述,真的能夠將法理、法意、法度解釋清楚。人民黨又抓住“反封建”不放鬆的政治鬥爭路線。
解決掉那幫咬著屎厥打滴流的頑固封建份子,開除了那幫怠工份子。人民黨的營運好歹還能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效率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