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分部的中堅力量都是傾向於人民黨的。
蔡元培從陶成章手中接掌了光復會之後對北洋實施妥協政策,浙西分部完全靠了人民黨的支援才在浙西站住腳跟。這些同志心裡面很清楚,北洋是完全把浙西分部當作人民黨看待的。既然如此嗎,浙西分部相當一部分骨幹,至少姬曄認為浙西分部完全沒有理由站到北洋那邊去。
有姬曄領頭表態,光復會其他同志也開始發言,“沒錯,就算是不幫人民黨也沒有幫北洋的理由。”
“咱們浙西也沒理由向北洋的都督交稅啊。蔡先生從咱們這裡弄了不少人,特別是弄走了不少醫生。當下有錢也沒地方找醫生。”
“最近一年來,咱們浙西分部之外的各個勢力與咱們衝突不斷,總部自己做事不地道我們且不說。和別人衝突的時候,他們什麼時候給咱們撐過腰?”
聽著同志們七嘴八舌的反對,秋瑾和徐錫麟也覺得很無奈。他們沒敢讓陶成章參加會議倒也不是怕陶成章洩密,而是怕陶成章尷尬。如果光復會總會里認為浙西分部是個另類,浙西分部的同志同樣認為光復會總會的很多政策,特別是核心政策“莫名其妙”。在立場對立這點上,雙方是沒有不同的。
徐錫麟此時也不敢要求同志們投票,如果使用黨內民主的方式實施投票,結果鐵定是浙西分部拒絕光復會總會所有要求,甚至會反過來要求光復會總會與北洋決裂。就浙西分部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在這種時候陳克總是能夠透過說服同志們而獲取支援。徐錫麟知道自己絕對做不到這些,在激烈而平等的爭論中,他能不被同志們說服就不錯了。
秋瑾趕緊接過了話頭,“大夥先不要著急。既然是開會就可以談。”
作為光復會親人民黨的代表性人物,姬曄大聲說道:“秋區長,這件事我覺得沒太多可以多談的。若是蔡先生一定要支援北洋,我們就沒必要留在光復會裡面。北洋明顯不是人民黨的對手,選邊我們也得選擇勝利者一邊。”
有姬曄帶頭,浙西分部裡面繼續掀起支援人民黨的聲浪。
徐錫麟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光復會的分裂,他作為光復會的元老,為了光復會的革命事業出生入死,若是因為自己沒能盡力阻止而讓光復會分裂,徐錫麟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但是徐錫麟竟然發現自己一時找不到同盟軍,工業、農業、軍事、群眾衛生、教育,委員會聚集了浙西分部的全部骨幹,參與會議的幾乎所有人都表示不支援北洋,甚至不支援光復會總會的政策。商業部門的原本倒是想說點和大家不同的話,但是他皺著眉頭想了一陣選擇保持沉默。最後總算有人說了句話,卻是文藝部門的負責人,“和為貴,我覺得至少與總會不要鬧得這麼僵才好。”
“是從《矛盾論》來講,一個巴掌拍不響”姬曄毫不客氣的把話頂了回去。
“行了行了!”徐錫麟連忙把姬曄的話頭給截住。姬曄繼續這麼一講,整個局面還得向更激烈的爭吵發展。徐錫麟感覺到自己與陳克最大的差距就在於領導能力,無論如何陳克都能壓住陣,但是隨著浙西分部的發展,很多時候大家純粹是因為給徐錫麟面子才避免爭吵。在實際行動上徐錫麟根本不可能讓同志們違背本心也執行徐錫麟的意見。
“那這次開會我也不抱什麼想法了,還和以前一樣去總會打打嘴仗,吵吵架。吵完了我就回來了。”徐錫麟無奈的說道。
浙西分部的同志們也覺得挺無奈的,反正每次總會開會都是這麼一個結果,指責加爭吵。維繫總會與浙西分部的只剩下所謂的香火情。可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與浙西分部之間的分歧日漸增加,而且光復會總會的態度越來越明確,堅定支援北洋,堅定反對人民黨。在這點上的矛盾毫無協調的可能。即便這次徐錫麟能夠和以往一樣混過去,那下一次呢?下下一次呢?戰爭開始之後浙西分部又該如何選擇?
姬曄說道:“徐書記,這件事我們避不開,乾脆咱們自己先拿出個章程出來。光這麼拖也不是辦法。”
徐錫麟就怕開這個會,浙西分部的想法他怎麼可能不清楚。一旦發生戰爭,浙西分部固然不願意加入人民黨,卻很願意和人民黨並肩作戰。蔡元培的態度也很明確,討論起來就只剩光復會內部要不要來一場內戰。徐錫麟死也不想看到光復會內部的同志們兵戎相向。
“一切都等到我回來再說!”徐錫麟做了最後的和稀泥決斷。
確定了同志們的想法,徐錫麟和秋瑾與陶成章一起踏上去杭州的旅途。路上徐錫麟開始勸說起陶成章來,“陶公,你說過下一任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