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6部分

明史、苟稍有未協、咎歸於朕矣。明代實錄、及紀載事績諸書、皆當蒐羅藏弆。異日明史告成之後、新史與諸書、俾得並觀、以俟天下後世之公論焉。前曾以此上□日、面諭徐元文。爾等當知之

○戊寅。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升廣西蒼梧道董延祚、為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

○己卯。大計天下各官。卓異官八十七員、貪酷官五十一員、不謹官七十九員、罷軟官三十六員、年老官一百一員、有疾官八十九員、不及官八十三員、浮躁官五十二員、升賞處分如例

○諭修明史諸臣、朕自沖齡、即在宮中、披覽經史、明實錄、曾閱數過。見其間立言過當、紀載失實者甚多纂修明史、宜加詳酌。如弘治中、太后思念崇王欲令入朝此亦情理之常且所封之地、初不甚遠而一時大臣及科道官員交章爭執、以為不可至雲人民騷擾、國勢動搖時已有上□日召崇王矣、竟因人言而止書言、以親九族、九族既睦若藩王就封必不可召見、則自古帝王所云睦族之道謂何。又正德實錄、載午朝罷後、於御道得匿名文簿一卷傳上□日詰問、百官皆跪于丹墀、時僕而暴死者數人、暍而病者尤眾。夏月雖天時炎熱何至人多暴卒且行間將士、每披堅執銳、戮力於烈日之中未聞因暑而致死。豈朝堂之上病暍若斯之甚耶所云盡信書、不如無書、此之謂矣。至於官為害、歷代有之。明如王振劉瑾魏忠賢輩、負罪尤甚。崇禎之誅鋤閹黨、極為善政。但謂明之亡、亡於太監、則朕殊不以為然。明末朋黨紛爭、在廷諸臣、置封疆社稷於度外、惟以門戶勝負為念、不待智者、知其必亡。乃以國祚之顛覆、盡委罪於太監、謂由中官用事之故、烏得為篤論耶。朕宮中所用太監、止令供灑掃奔走之役一嚬一笑、從不假借。所以數十年以來、太監皆極貧乏、有不能自給者。爾諸臣想亦悉知。朕非信用太監之主、惟朕可為此言。作史之道、務在秉公持平不應膠執私見為一偏之論今特與諸臣言之、宜共知此意。

○庚辰。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鄂爾濟圖之子關報、襲職。

二月。辛巳朔。吏部議覆、山東巡撫佛倫疏言原任運河同知陳良謨、告河道總督王新命、勒取庫銀王新命題參陳良謨懸欠河庫銀兩。今據陳良謨供、王新命共勒取庫銀六萬七百兩。請將王新命調赴省城質審。應如所請。其河道總督事務暫交漕運總督董訥署理。上諭大學士等曰、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至今尚存。倘河務不得其人、一時漕運有誤、關係非輕董訥為人性刻、恐其僨事靳輔熟練河務、及其未甚老邁用之管理、亦得舒數載之慮。靳輔、著為河道總督。王新命、著解任。遣戶部尚書庫勒納、禮部尚書熊賜履、前往會同該撫察審。

○四子部落多羅達爾漢卓禮克圖郡王丹巴彭蘇故。遣官致祭。

○予故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吳正治祭葬。諡文僖。

○壬午。春分。朝日於東郊。遣內大臣護軍統領伯四格行禮

○癸未。差往狹西賑濟戶部侍郎阿山、內閣學士德珠、自西安回、入奏上曰、聞被災之民、有流於襄陽者。今情狀何如。阿山奏曰、民未曾流至襄陽、聞有流於河南者。自賑濟以後、人民安輯且因正月兩次下雪、不致流散失所上曰、正月雖雪、二三月雨水不調、麥田亦未可望、人民流於襄陽者甚多、爾未知之耳。尋諭大學士等曰阿山為人庸劣。奉差之事、不能盡心。凡事啟奏多涉兩可前同郭世隆遣往福建審事、以病推諉、疏內竟未列名著解任以郎中品級、隨旗行走

○命山西巡撫葉穆濟、賑濟浮山等十三州縣饑民。

○甲申。諭戶部、朕勤求治理、念切民依、凡有往來人等、必以年□山戊不□之豐歉雨澤之有無、一切閭閻情形備悉諮訪。前聞狹西西安鳳翔各屬饑荒已經特頒諭上□日蠲免錢糧併發帑金專遣大臣賑濟仍撥給別省錢糧刻期運送務使均沾實惠人獲更生近又聞頒賑之前、尚有貧民散入四方、流離失業勢不能復還鄉井倘不曲加撫綏、必致轉於溝壑深為可憫。凡流民所至地方、應令該省督撫、董率有司、區畫賑濟、令各得所。其賑濟過人口數目著具冊題報。有能酌量資給、俾回原籍者、一併造冊具奏。至於湖廣襄陽等處、距潼關相近。且道路平坦易於轉輸。襄陽等處所有積貯倉谷、應令該督撫運至潼關狹西督撫、接受轉運庶於散給兵餉、賑濟饑民、均有裨益。應作何挽運、爾部作速詳議以聞

○乙酉。上詣皇太后宮、問安

○戶部等衙門議覆、四川狹西總督葛思泰請敕甘肅巡撫布喀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