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的平靜;
連續兩年驅逐猶太人讓整個德國此時徹底沒有了那個民族的存在,黨衛軍們也就沒有像正常歷史那樣打砸搶燒乾壞事的機會,街上忙忙碌碌的都是工作的人群。看樣子現在的德國就是個經濟蓬勃發展的地方。
“你先下去吧,等我做好決定再回電。”
徐飛讓自己的機要員離開好奇的看著手中的平板電腦,上面的平和一點也看不出什麼異樣的感覺。不過這希瘋子邀請自己去看他的黨衛軍閱兵儀式,這肯定是有什麼含義在裡面;
琢磨了一通,徐飛開始盤算起時間,四月二十日那天在華夏也不過就是農曆中的穀雨也不是什麼大日子,在西方這天就更是一個簡單的時間,這希瘋子為什麼會選在這一天閱兵徐飛想了半響也沒有猜透;
不過希瘋子有約他還是準備前往,這離那個時間正好還有兩個月。他到時候正好可以和自己的大艦隊一起回國開啟自己的前進步伐。
回覆了希瘋子自己會準時前往德國參加閱兵儀式之後,徐飛便每天在家逗弄自己的一群孩子,他看了好多本亂穿的小說。裡面的那些主角要麼一大堆女人或者就只要一個女人,反正孩子都得最後再要活著不要,甚至要了就不管孩子們的成長;
要一大堆女人的是他行動和精神上的楷模,那種嚎叫著只要一個女人的純粹是吹牛不打底稿;
不過這些人幾乎都不要孩子。那一個男人活著還追求什麼?他一貫的鄙視那些只知道ox卻不願意為孩子做事的穿越眾。至於那種有了孩卻只是當成未來接班人的傢伙只能評選為渣人。
徐飛喜歡小孩,更喜歡自己的孩子們,這雪還沒有化,在大石橋的工地上已經開始為孩子們建設屬於華夏的第一個兒童樂園,徐飛對於孩子們的健康發展看得尤為重要,他不想將孩子們培養成為一個個一切向錢看的米蟲;
自治區讀書全免費,三餐政府掏錢,讀書成績好的政府發獎學金。待人有禮貌的做事勤懇的同樣有獎學金,反正在自治區的地盤上是學習和品德一樣重要。而基礎便是屬於社會教育的所有開支都由政府掏腰包。
最為讓所有百姓拍手稱快的依舊是自治區鼓勵生育的宣傳,一戶人家生育一胎沒獎勵,兩胎補助孩子的一半生活費,三胎補助兩個孩子的全部生活費,四胎以上就所有孩子生活消費由政府承擔;
在自治區第一個享受這個優惠政策的卻不是別人,而是最高長官徐飛一家的孩子,兩年內生了六個還收養一個;
徐飛也不會矯情什麼,雖說那點錢好像對他沒有任何意義,他每個月依舊從政府裡面領出百多個大洋然後又扔回滅日軍的財政去。
時光如流水,南方的氣溫已經進入了暖春,東北卻依舊顯得寒風習習,軍閥們的部隊開始向華北前線開拔,坐火車的、坐汽車的、坐牛車的、還有從蜀道上穿著草鞋扛著破爛槍還有梭鏢砍刀的百萬川軍,數路人馬開始向遠方的前線進發;
徐飛從衛星上看到這些部隊的樣子就知道,那些軍閥所謂的支援抗戰是個什麼樣子,僅有幾個軍閥拿出了自己的嫡系部隊前往那個前線,出來的不是地方民團就是新兵蛋子,武器裝備落後破爛這還算好的;
從川地出來的百萬之眾大都是些進步小軍閥帶領,川人愛國在這一點上永遠比其他地方顯得執著一些,作為內陸中最為安全的地方,從大漢朝就遺留下來的國家意識比起其他地方都要濃郁和激烈;
這百萬之眾除了十幾萬軍閥原有的部隊,大部分都是聽到打擊侵略者主動參軍的所謂無知百姓;
他們扛著梭鏢大刀,好點的有杆火銃,再好點的那些地主們出錢買的老套筒也支援出來;
至於制式武器,那是笑話,川軍出川歷史上也是沒有什麼武器的,全靠四處拉贊助才混了兩個手榴彈上戰場;
徐飛心裡有些隱隱作痛,除了川地由於兵員數量巨大外,川地的大部分地方都屬於偏遠窮地帶,要想組建這樣大規模的部隊,單是以地方政府和那些愛國士紳們根本無能為力,可其他地方的軍閥不會支援他們,更不用說一向忌憚地方軍閥的蔣某人會掏錢支援他們了。
歷史上連續出川的數百萬軍隊被老將和其他軍閥當成炮灰衝到第一線,不給軍火不給後勤,可彪悍的川軍依舊在所有華夏戰場上奮勇殺敵;
最終在整個抗戰期間川軍犧牲數十萬,傷員百萬之眾,可惜的是有幾許當初被日軍侵害過的人和他們的後代,還有幾個能記得川軍那穿著破草鞋拎著砍刀與鬼子拼死搏鬥的場景,這些名義上屬於**的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