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樓蘭聖女。”想到自己可能馬上就要娶這麼個女人,百里越在明歌面前就略有些不自然,“朕這次去了樓蘭,幫他們抵禦匈奴,樓蘭國王感激朕,所以讓樓蘭聖女和使臣們與朕一起來我大夏,學習大夏的文化。”
“陛下好厲害。”明歌驚歎著誇讚,隨即從百里越的懷中走出,她朝瓔珞招手。
瓔珞摘下自己頭上的斗笠走到明歌身邊,明歌拉著她的手親切的問,“能聽懂我們大夏的語言嗎?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瓔珞,我從小就儒慕大夏的文化,能來大夏,看到皇后娘娘,我很榮幸。”
“瓔珞,好名字,聽著就親切。”明歌含笑望向百里越,“這個妹妹就由臣妾來招待吧,臣妾一見她就喜歡得緊。”
“好。”百里越寵溺又溫柔的望著明歌,他想伸手去摸一下明歌含笑的臉頰,但想到旁邊的瓔珞,便將這個念頭生生壓了下去。
一行人回了宮,百里越第一時間召集御醫詢問明歌的狀況,得知明歌的身體正在好轉,已經沒有了生命危險的時候,他又驚訝又不信。
神醫彌留之際說過,只有樓蘭聖女的心頭之血才能救明歌,否則藥石無醫,百里越不相信明歌的身體會真的不藥而癒。
他將朝政之事處理完畢,又去皇太后那裡請安。
皇太后這段時間接連在明歌身上吃癟,百里越一回來,她立刻就開始訴說這段時間自己被皇后穿了多少小鞋子,以及那些宮人們都把她不放在眼裡的事兒。
大概覺得這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母子兩個人的關係完全用不著維護,所以皇太后連關切百里越這一路有沒有遇到驚險之類的話都沒有,只絮絮叨叨的說著自己的委屈。
百里越一直面無表情的聽著皇太后說完,這才起身大步朝外走去,“朕知道了。”
只剩下皇太后一臉驚愕:這是個什麼話,皇帝這是要去找皇后幫她出頭嗎?還是迫不及待的找皇后去敘舊情?
皇太后自是知道,自己最後的一個猜測比較正確,她喊了兩聲皇帝也不見百里越回頭,臉色立刻就陰冷冷的。
外人羨慕她這個皇太后得來不費吹灰之力,有親兒子當皇帝,她這個皇太后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只有皇太后自己知道她這生活有多憋屈,這個兒子不聽她的就算了,就連那個並怏怏的兒媳婦也從來不把她放在眼裡。
這日子實在沒法過,也就是她才能忍的這麼久。
如皇太后所想,百里越的確是趕著去明歌那裡呢。
可他到了鳳儀宮卻沒找到明歌。
宮人們說皇后和那位聖女在御花園裡的雙島湖中划船釣魚去了。
明歌身子骨那麼弱,怎麼能划船吹風!
百里越一聽宮人們的話,神情一冷,大有要把這些人全都鞭屍的衝動。
不過想到還是自己的皇后要緊,說了聲,“各自去尚刑司領十棍”便轉頭大步去了御花園。
到了雙島湖,已經有宮人為百里越備了一艘小船。
催促了划船的宮人們幾次,將雙島湖轉了兩圈也沒尋到皇后的影子。
百里越指揮著船在其中一座紅巖島的碼頭處停靠,問了碼頭旁的宮人,得知皇后與聖女都上了岸,兩人正在島上散步呢,百里越這才鬆了口氣。
他找到明歌的時候,明歌正與女主瓔珞在一處梅花林中搭了火堆烤魚,幾個宮人在周邊忙忙碌碌的剖魚洗魚,瓔珞負責柴火,明歌則負責烤魚。
抬頭看到百里越,明歌笑著朝百里越招手,“陛下,來的真是時候,這魚馬上就烤好了。”
百里越看著氣色紅潤健康,笑起來燦燦然的明歌,他總覺得哪裡怪怪的,然而又說不上來心底的那種感覺,只坐到明歌的身邊,將明歌手中的魚串接過去,“朕來。”
明歌也不爭搶,她將一旁擺放的那些蜂蜜啊之類的調料均勻的灑在魚上,指揮著百里越翻滾的同時,她低聲問百里越,“我沒有在殿內等候陛下,陛下沒有生氣吧?”
百里越繃著臉說,“朕很生氣。”
明歌痴痴的笑,“陛下別生氣了,我拿烤魚安慰你好不好?”
“不好。”百里越瞟了眼四周,見宮人們都沒注意這邊,那個所謂的聖女在不遠處撿著柴禾,他低頭飛快的在明歌的額頭親了親,“朕不要魚,朕要你。”
明歌羞的臉都紅了,她忙後挪著離百里越遠了一步,“陛下,宮人們都在呢,會被大家看到的。”
明歌這嬌羞嬌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