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離時,蔣介石用心良苦,特派蔣經國前去打氣。守將劉廉一後來在兵艦起錨前,望著大陳島的主峰,悽然地說:“並非卑職無守島之志,而是共軍軍力太強,就是死守,也難有結果。”
葉飛受命炮擊金門
1958年7月18日晚, 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側廳會議室燈光通明。毛澤東主席召集軍委、總參、海空軍、炮兵領導,舉行了一次特別會議。
國防部長彭德懷發言:“中東事件爆發後,國民黨當局在美國的支援下又叫嚷加速進行反攻大陸的準備。 7月17日蔣介石下令三軍處於特別戒備狀態,加緊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活動,使臺灣海峽的局勢驟然緊張起來。中央軍委針對形勢的變化,及時作出了加強東南沿海軍事鬥爭的決定。昨天晚上,我又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向總參謀部傳達了軍委的決定。”
毛澤東端坐在會議桌正中,手中的煙已燃大半,他對大家說:“有美國人撐腰,蔣介石得意得很啊,從他們那個‘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後,光飛機就給了老蔣1100多架,美國大方得很p阿!”
他站起身來,踱了兩步,又說:“美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要麼支援蔣介石反攻大陸,把共產黨打到海里去,要麼拉住老蔣,搞兩個中國,我們不得不防啊。”
黃克誠總參謀長立即回答:“明天總參謀部召集海、空、炮兵和有關部門會議,具體落實今天的會議精神。”
7月19 g,總參謀部作戰會議研究了炮擊金門及海、空軍入閩和具體部署問題。
炮擊金門的戰鬥緊鑼密鼓地準備著。
深夜,福州城萬籟俱寂,人們進入了夢鄉。突然,遠處傳來了“隆隆”的響聲,聲音由遠而近,伴隨著金屬的撞擊聲,在福州城上空迴響。
人們不約而同地開啟門窗,互相問道:“這是什麼聲音?”
只見寬寬的馬路,拖著重炮的載重汽車,烏黑髮亮的巨型坦克,一輛接一輛在眼前駛過。炮車、坦克行進的隊伍老遠老遠,一眼望不到頭,成千上萬的火炮炮口指向繁星璀璨的夜空。
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的三個師和一個坦克團在人們期待的目光中,開往廈門前線。
8月上旬,地面炮兵全部進入陣地。
葉飛、張冀翔、劉培善來到前線炮兵陣地。
在通往前沿指揮所的路上, 張冀翔對葉飛說:“司令員,我們的海軍130岸炮佈置在廈門對岸角尾,炮兵陣地從角尾到廈門、大嶝小嶝,一直到泉州灣的圍頭,呈半圓形,長有30多公里。大金門、小金門及其所有港口、海面,都在我們遠端火炮的射程之內。”
劉培善說:“炮兵對所有炮擊目標,都進行了現場交叉測量、觀察,並且把目標都一一標在了作戰地圖上。”
張冀翔接著說:“聶鳳智和陶勇兩位司令員送來的空軍、海軍與炮兵的協同作戰方案我已經看過了,比較詳細。葉司令,你再審定一下。”
“海上的路已經讓陶勇給封死了,炮擊開始後,蔣軍一個也別想從海上逃跑,我們的魚雷艇早就等著他們呢。”劉培善說。
葉飛站住腳,往天上看了看說:“這幾天空軍的戰報不錯啊,擊落敵人四架飛機,我們基本上控制了制空權。可以說,這次戰鬥我們準備得非常充分,只等待著北京的命令了。”
8月20 B, 葉飛再次審查了炮擊金門的全部作戰部署和各部隊的落實情況,並向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作了詳細彙報。
他走到巨大的軍事地圖前,看著金門島與廈門之間的那片藍色的海。金門,位於福建省廈門島以東海域, 西距廈門1。8海里,廈門距小金門只有2000多米,我前沿陣地大、小嶝島距大金門最近處不到1000米。金門縣城位於大金門島的西部,國民黨軍隊以一個兵團的重兵防守金門。從1950年至1953年,由於我國全力抗美援朝,空軍未入閩,海軍又初建,所以在金門前線,無論空軍、海軍、或是炮兵力量,國民黨軍都佔優勢,他們不斷騷擾福建沿海地區,廈門成了一座戰時城市,人民群眾在敵方戰火威脅下維持著非正常的社會生活。1954年9月3日和22日,為揭露美臺簽定“共同防禦條約”的陰謀,中央軍委命令福建前線炮兵部隊兩次較大規模地炮擊金門,懲罰國民黨軍隊。此後,在大陸與金門、馬祖之間的炮戰時緊時鬆沒有停止過。這次,可要狠狠地教訓這夥強盜了。
這時,電話鈴響了,葉飛拿起電話,中央軍委辦公廳通知葉飛,立即去北戴河,向軍委首長彙報戰鬥準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