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子能否拾回自己“被遺失的”記憶,卻是遠不止關係著他一個人、一家人的未來。

事實證明,林仙兒和她所領導的張府工作團隊是一支極其成熟、高效和戰鬥力非凡的隊伍,在短短的時間之內,整個團隊就已有條不紊地開始高速、高效地運轉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張府管家,那個名叫張福的老頭兒,甚至還利用前幾次請客所積累起來的人脈,直接用張知秋的名義從各府請來許多廚師和其他地打雜人手!

有時候,有些人,有些事,你是真的不服還不行……

“張福”這個名字是老頭子自己給自己起的,因為主人姓張,所以他也就改姓張了,至於他原來姓什麼、叫什麼,那都已是過眼雲煙了。

事實上,張府現在所有的人中,除了林仙兒之外,其他人一律都已是姓“張”了。

當然,張知秋對此一無所知。

胖子對這些也不會有任何興趣。

說起來丟臉,張知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把自己家的這些人全部都認全了——事實上,張府地一應家務等相關事宜,從一開始就都是一律由林仙兒自行決斷、處置的。

但這卻也不是因為張知秋懶,而是一方面是胖子確實不懂如何去管理一個明朝的大家庭,最主要的卻還是張知秋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顧及這種破事——這些事在胖子看來,就全都是些不值一提的破事。

張知秋在這個夏末地下午再次出了風頭,這次給他長臉的,果然卻是那些胖子寄予了厚望的名刺——也稱為名帖的那些東西。

胖子這個騷人,好像生怕被人不知道他有錢似的,設計的名刺是用那種毛茸茸地好像布料一樣地紅色工藝紙,上邊不僅凸印著佔了半幅版面地、燙金的名字,還附庸風雅地弄了幾支鄭板橋的竹子!

張知秋的這一整張名刺,拿在手裡沉甸甸地頗具手感,而且一眼看上去,更跟金版浮雕似地金光燦爛、奪人眼目——要以現代人的標準來衡量,那是要多俗氣有多俗氣,要多騷包有多騷包。

當然,明朝人顯然是不這麼看的。

事實上,但凡是接到張知秋名刺之人,無不被驚的倒吸一口冷氣:這種材質、這種工藝,分明就是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見吶!

如此一來,這些明朝大佬不但對張知秋的身份更感神秘,對當晚的“海魚宴”也是更加地充滿了期待。

最終由林仙兒報到張知秋這裡的名單顯示,除了白臉老國公因為“忽然中風”而將未能出席外,所有被邀嘉賓都會無一缺席今晚的張府家宴。

不過,林仙兒有句話沒有和張知秋說:據送請柬的家人們回報,許多人家都或直接、或委婉地表示了今夜將攜女賓出席的願望……

客人來的要比張知秋想象的時間要早的多,從下午開始,就陸陸續續地不斷有人開始登門了。

只是這次,卻沒有人能再享受到張知秋在門口迎賓的待遇,但大家似乎也都覺得理所當然,並沒有因此而發生什麼不快的事件。

不過,張知秋這次的準備也非常充分,雖然冰激凌和雪糕不多,但從魚店老闆的冰庫裡可是弄來許多巨大地冰塊,足夠他今天肆意地揮霍。

這些冰塊和由它所衍生出來的冰茶、冰飲料,成為在這夏秋之交的下午張府最受客人們歡迎的東西。

畢竟有能力夏日儲冰的雖然不止張府一家,但象這麼豪爽大方地拿來不限量宴客的,遍觀整個大明朝,卻是僅此一家,獨一無二。

其次就是張府永遠口味獨特地各式糕點——沒辦法,現代奶油、巧克力的味道,的確不是明朝廚娘所能模擬出來的。

張府今天在鼓樓大街又是出足了風頭。

從沒有見過的、色彩豔麗而材質未明地紅地毯,從張府洞開的大門中直接鋪到了大街上。

事實上,這些紅地毯是從張府地五進院子中一路鋪出來的,足足數百米長,連綿不絕,震撼了所有見到這一幕的人。

甚至有人不顧體統地趁人不注意趴在地毯上仔細檢視,但卻沒有人笑話他——那也是他們此刻想做而不能做、不敢做的事!

在快要六點鐘的時候,一個大家誰都事先沒有想到的超重量級人物閃亮登場了——永樂朝太子朱高熾,輕裝簡從地帶著自己的幾個子女隆重蒞臨張府了!

由於大家都知道張府今晚的主賓是皇太孫,所以並沒有人會、也沒有人敢冒著大不諱地風險去搶先冒然踏足那些耀眼地紅地毯之上,甚至所有“早到”之人都是非常自覺自願地走了張府地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