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於秦國和趙國之間素來爭鬥不斷,秦國的官員大多都是十分討厭趙國人的,尤其是武將,這些年不少秦軍將士戰死在趙國戰場,武將們對趙國人是恨之入骨,昨天宮宴能忍著沒打趙王已經算他們客氣了。 因此當儲碭站出來提出要將趙王一家全部貶為庶人的時候,武將們是十分支援的,但那些固守“祖宗禮法”的文臣們卻不幹了。 “不可!” 只聽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一名文官上前,大聲道。 “王上!祖宗禮法不可廢!趙王既然已經投降,按規矩是要將他降級之後遷居別地,趙王原本是諸侯王,降於我大秦之後應該降王為伯,再劃一塊地方令其禁足不得出才是,降為庶人這種做法前所未有,還請王上三思!” 武將之中有人哼了一聲,道:“怎麼前所未有?韓王全家上下都被殺了呢,把趙王貶為庶人難道還虧待他了?” “韓王安可曾親自來咸陽向王上拱手向上王印?可有將自己國家的傳國之寶獻給王上?” 那文臣反駁道:“趙王向我大秦投降求和之事天下皆知,他為何要這樣做?就是為了求王上恩典,保他全家老小性命,若是被革去了衣食待遇,他們一家人只怕很快就要餓死街頭,此事要是傳到其他諸國那裡,可就變成我們大秦虐待王室降臣了!” “以後再打仗,將軍以為還有哪個王侯將相敢投降我秦國?若是他們全部頑抗到底,王上一統天下的程序豈不是要多耽誤很久?這個責任,諸位將軍擔得起嗎?!內史大人擔得起嗎?!” 護軍都尉忍無可忍,跨步而出厲聲道。 “少府大人真是好口才!原來在您眼裡,我們武將在外打仗收服諸國靠的不是武力,而是靠諸國王侯投降啊?那照您這樣說的話,以後打仗之前您先上陣,看看對面的那些王侯將相會不會捧著王印向您投降吧!” 在場武將們感覺大受侮辱,立刻紛紛出言駁斥,少府那邊的人也不甘示弱,文武兩邊登時吵了起來,聲音之大超乎祝新年的想象,隱隱有要掀翻屋頂之勢。 大監一看情況不對,趕緊高呼一聲:“肅靜!” 殿上值守的內侍營將士們立刻以手中長戟末端擊地,“咚”地一聲金石相交之聲瞬間平息了大殿上的爭吵,文臣武將同時閉嘴,大殿之上頓時安靜地落針可聞。 不過雖然嘴是閉上了,但兩邊明顯沒吵夠,誰也不服誰,一個個氣得雙目圓睜、鼻孔噴氣,要不是秦王在殿上坐著,估計他們就要動手鬥毆了。 從前只知道早朝之時諸臣會打嘴仗,今日一見倒是令祝新年大開眼界了,他不禁有些想笑,但看見秦王銳利的目光正在緩緩掃視大殿上的每一個人,他只好將漫到嘴邊的笑意強忍了回去。 “吵夠了嗎?”秦王問道。 諸臣不敢回答,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沒吵夠。 “儲卿,你先說,趙王一家昨天才入咸陽,怎麼你今早就來殿上告狀?這一天時間他們能花多少錢?” 儲碭面不改色,道:“啟稟王上,這趙王一家來到咸陽後,朝廷將他們安排在從前城中一位富商留下的宅子裡,屋宅不花錢,但趙王的後宮妃嬪要做新衣、吃燕窩,王姬們要買薰香胭脂,釵環首飾,公子們要賞歌舞樂伎,蹴鞠鬥蛐,每人至少配備三名侍從伺候,那所宅院中光是僕役就超過了兩百人。” “這也不算太多吧?趙王他以前在趙國王宮中不也是過著這種生活嗎?”有人道。 “他們用的東西可不是諸位大臣想象中的凡品,光是趙國王后要求的每日隨餐血燕的市價就超千兩,更不談那些價值連城的布料和首飾了。” “而且諸位可要明白,趙遷他已經不是趙王了,趙國被我們大秦滅了,我們不應該用秦國國庫的銀錢去養著一群戰敗的趙國人在我國都中奢侈享樂!如果諸位堅持遵循禮法的話,那就請從諸位的俸祿中劃出銀兩去贍養他們吧!” 儲碭寸步不讓,此言一出,那些堅持“祖宗禮法”的大臣都不說話了,別說讓他們用俸祿去養趙王一家,就算把他們當官這麼多年所有的積蓄加起來,也不夠那些人揮霍幾天的。 “趙王他們才來一天,就提出了這麼多要求?”丞相有些驚詫。 儲碭卻並不覺得有問題,解釋道。 “他們這群人在趙國習慣了揮霍無度的生活,如今雖被滅國,但王上仁慈並未處死他們,讓他們以為自己是秦國的座上賓,入城當天早上就提了一堆要求,具體清單在此,王上可要過目?” 秦王揮揮手道:“這東西不該寡人看,待會散朝之後你直接拿著這份清單去找趙王,問問他打算怎麼辦。” 很顯然,趙王的那些姬妾子女們根本不知道現在自己是什麼處境,她們沒看見秦國的屠刀就懸在他們頭顱上,竟還敢如此肆意妄為,要是趙王拿到這份清單,估計要嚇得昏死過去。 “臣請問王上,若是趙王要求我們滿足他們的條件呢?”儲碭問道。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