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部分

四輪驅動系統分為兩大個類別:主動與被動,但目的不外乎只有一個,就是把動力從空轉打滑的輪子移走,然後再重新分配到抓地力較大的輪子上,就好比車輪打滑,我們要用石塊木板等東西塞在打滑的輪子下面一樣,道理很簡單。當兩輪(前輪或者後輪)驅動的汽車發生輪胎空轉打滑的時候,補救措施只有一個,就是減小引擎的驅動力,而駕駛者只有透過收油才能達到這個目的,或者行車電腦控制油門的收小。而四輪驅動的汽車就不同了,你可以任憑自己的喜好打腳加油,動力會透過電子系統自動分配到各個車輪上,能更加有效的防止車輪打滑的情況發生。

很多人也許會認為四輪驅動的汽車會有更加強的貼地效能,其實他們把貼地效能的概念給混淆了,四輪驅動汽車與兩輪驅動汽車的最大差別在於:FF車型會因為輪子的空轉而轉向不足,偏離了彎道,而FR車型則會甩尾,而四輪驅動則由於各個輪子的動力分配是自動的,就不會存在上面這種問題,這是涉及到汽車的循跡效能的問題,而並非是貼地效能。

相反的,同一款車子的四驅版和兩輪版,往往兩輪版的加速效能和貼地效能要強於四輪版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奧迪的A4,因為四輪驅動的車子在重量和摩擦力方面都比兩輪驅動的要大。

被動式的四輪驅動系統,採用的是機械式的分動裝置,例如齒輪式的扭力感應差速器--奧迪的Quattro,或者油壓式的分動器--保時捷的911 Turbo,該系統是在車輪發生空轉以後才介入的。而主動式的四輪驅動系統,是透過由電腦控制的多碟式離合器來介入的,例如大眾的4 Motion,電腦會不斷收集輪胎的轉速與油門的大小等資料,在輪胎髮生空轉以前就把扭力分配好。

詳解四驅系統

很多人都以為四輪驅動的汽車可在任何地面上跑,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實際上這是誇大了四驅車的能耐,就算是我的HUMMER,也不敢單獨在野外行駛。開過四驅越野車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惡劣的路面上,汽車差速器使得每一軸只有一個輪可以得到驅動,而且是在不停地打滑。所以四驅車並非萬能車,你必須知道四驅系統是怎麼一回事。

四驅系統分類

四輪驅動顧名思義就是汽車四個車輪都能得到驅動力。這樣一來,發動機的動力被分配給四個車輪,遇到路況不好才不易出現車輪打滑,汽車的透過能力得到相當大地改善。

四驅系統主要分成兩大類:半時四驅(Part Time 4WD)和全時四驅(Full Time 4WD)。

現時,我們使用的四驅車大多是半時四驅。只要車上有專門的兩驅、四驅切換撥杆或按鈕,那麼,這輛就是使用半時四驅的四驅車。半時四驅是四驅車最常使用的四驅系統,基本型號(一輛四驅車可能有4…6種型號,如Pajero的五種型號的引擎、變速箱和車內飾完全不一樣,車價可相差近一倍)的三菱帕傑羅、L300、L400、基本型號的陸地巡洋艦PRADO、LC100、LC70、LC75、美國JEEP、五十鈴TROOPER、RODEO、鈴木VITARA、JIMNY等都使用半時四驅。

半時四驅的使用可分兩種狀態:一種是兩驅,汽車只有兩個車輪得到動力,與普通汽車沒有區別;另一種則是四驅,此時汽車前後軸以50:50的比例平均分配動力。半時四驅歷史悠久,其優點是結構簡單、可靠性大,加裝自由輪轂(Free Wheel Hub)後更加省油。

全時四驅是使汽車四個車輪一直保持有驅動力的四驅系統。若要細分全時四驅系統,可分成固定扭矩分配(前後50:50比例分配)和變扭矩分配(前後動力分配比例可變)兩大類。全時四驅也有很長的歷史,可靠性更大,但其耗油量較大。

兩種四驅系統比較

半時四驅靠操作分動器實現兩驅與四驅的切換。由於分動器內沒有中央差速器,所以半時四輪驅動的汽車不能在硬地面(鋪裝路面)上使用四驅,特別是在彎道上不能順利轉彎。這是因為半時四驅在分動器內沒有中央差速器,而無法把前後軸的轉速調整所致。汽車轉向時,前輪轉彎半徑比同側的後輪要大,路程走得多,因此前輪的轉速要比後輪快;以至四個車輪走的路線完全不一樣,所以半時四驅只可以在車輪打滑時才掛上四驅。一回到摩擦力大的鋪裝路面應馬上改回兩驅,不然的話,輪胎、差速器、傳動軸、分動器都會損壞。

不少半時四驅前輪都可以裝上自由輪轂(F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