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尹福心內疑惑,心想:若真是喬摘星,他到這恆山幹什麼?

尹福救光緒心切,沒有理會那人,又往上走,走著走著,腳上被什麼東西絆了一跤。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小包袱,開啟包袱一瞧,是顆印信。他在月光下仔細一瞧,正是軍機大臣王文韶丟失的那顆印信。他想:方才倉皇逃下山的人一定是喬摘星。

這個山嶺叫果老嶺,在山徑上陷有行行小圓石坑,淺的一二寸,深的三四寸,看上去很像是畜蹄踏下的行行深印。據說這些蹄印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昔年在恆山隱身修仙之時,倒跨仙驢出入恆山時留下的印跡。果老嶺東側,是一段聳入雲天的刀仞絕壁,面西峭立。抬頭仰望,危崖欲傾,古松摩雲,險峰怪石,詭奇萬狀。尹福轉過山崖,恆山的各種祠廟建築便展現在眼前。沿著一條林陰曲徑登攀而上,到了一個天然的大石窟內。只見幽洞半開,松柏掩映,外若門室,內如方院。尹福心想:這大概就是桃花洞了。於是高聲叫道:“於鶯曉,快把皇上交出來!”一連喊了數聲,只有回聲,沒有人跡。尹福走進窟內,但見窟內有個平臺,約有二百多平方米,東巖龕下建有北嶽寢宮和夫人廟,南巖龕內建有二層梳妝樓。寢宮背巖就龕,殿宇形制為重簷歇山頂,面寬三間。尹福走進屋內,只聞得一股花香,原來是個書房,書櫃裡陳設著善本古籍和文史書籍,有《史記》《資治通鑑》《紅樓夢》《金瓶梅》《蜃樓志》《女仙外史》等,書案上擺著文房四寶,月牙形古瓷瓶內斜插著一枝枯萎的臘梅,硬木桌椅,顯得古色古香。尹福見正面壁上掛著一幅畫,畫面上一個老臣舉杯望月,身後疏影橫斜,竹影瀟瀟。兩旁有一對聯,左聯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庇天下寒士;右聯是:願與吾黨二三子,稱鄉里善人。書案上有一宣卷,上面餘墨猶在,只見寫的是:“勇於敢者則殺;勇於不敢者則撻。知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戰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彈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尹福出了房屋,見窟內三面環壁,松柏遮天,花草封階,盛夏凝冰,幽森徹骨,真有點置身仙境的味道。

寢宮南側的耳殿內,有一靈穴,尹福探頭瞧瞧,其深莫測。洞口塑著一尊神像,瞧那神像,像個貨郎。洞兩側有一對聯,左聯是: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出場便見;右聯是:有時憂憂戚戚,有時歡天喜地,轉眼皆空。

尹福見這個洞穴也不像桃花洞,於是返了過來,只見窟壁上佈滿了歷代名人墨客的題刻和詩碑。在昏暗的燭光裡,那題刻大都苔封荊淹,難以卒認。尹福看清的有“飛石遺蹤”、“雲中勝蹟”、“洞門春曉”、“峻極於幹”、“拱極浮橋”等。

這時,只聽窟外有一個女子叫道:“前面才是桃花洞!”

尹福連忙跑到窟外,那女子倏而不見。尹福罵道:“你這鬼丫頭,既然帶路,就要像個帶路的樣子,別這麼躲躲閃閃的!”

前面傳來一個女子“格格”的笑聲:“我怕你的判官筆!”

★★★

尹福又往前走了一程,只見前面出現一個幽靜的洞府,洞額書“桃花洞”三個大字,兩旁有一對聯,左聯是:閉門宛在仙境,姝花解寂,啼鳥揭悶,盡是性天活潑;右聯是:開卷如遊往古,幾輩英雄,幾番事業,都成文字波瀾。

洞內燭火輝煌,尹福一進洞,登時呆住了。只見光緒皇帝端坐正中,左邊坐著珍妃,右邊坐著瑾妃和隆裕皇后,兩個宮女侍立光緒兩側。尹福揉揉眼睛,定睛一看,果然是光緒皇帝,他面色蒼白,呆呆地坐在那裡。珍妃、瑾圮等人喜眉笑眼,秋波盪漾。

光緒緩緩說道:“尹福,你真是忠心耿耿的臣子,終於到這裡來護駕了。”

尹福問:“你真的是皇上?”

“你怎麼連我都不認識了?”皇上站了起來,朝尹福走來。

尹福疑疑惑惑地問:“你不是被於鶯曉劫持了嗎?”

光緒已來到尹福面前,淚眼漣漣地說:“是啊,你快逃……”逃字還未說完,尹福只覺左肋一陣麻痛,又覺右肋一陣麻痛,方知已被人點了大穴。

於鶯曉笑吟吟從光緒身後閃了出來,嘻嘻笑道:“尹爺好難請啊!”

尹福始知上當受騙,這時光緒已癱軟於地。“珍妃”攙起光緒進入一個側門,“瑾妃”、“隆裕皇后”也摘下頭飾,笑嘻嘻來到尹福面前,“瑾妃”道:“尹教頭,一路上辛苦了。”

“隆裕皇后”攙扶著尹福,問於鶯曉:“於小姐,先把他安置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