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9部分

華嫣誇道:“梁夫人好見識,好魄力,同為女子,真正是忘塵莫及。”

文簹道:“這麼說來,我也喜歡梁夫人,不喜歡西施,西施這不是媚顏誤國嗎?來日我要嫁,也要做一個磊落的……”

文簡他們已從山上下來,在廊下聽得文簹的宣言,有人便笑出聲來。文簹又羞又窘,將頭埋入四姐懷裡,小聲道:“氣死人了,他們怎麼回來了!”

只是,那日下午,文籤卻也試探地與席韌商輅陸礎等人談起了西施范蠡,梁紅玉與韓世忠,由此暗中觀察席韌與商輅或陸礎,只是後來,江濤的加入,竟扯到蓮足一事上,又是一番爭論來。

正文351 推經論史博芳心

因下雨無去處,雖想離開,哪料上午還是細雨霏霏,到得午時,卻是雨不斷線,村路無法前行。真應了一句話:下雨天,留客天。

此宅名為賞石居,便是中庭與後院前廊之下,處處皆有奇石。沏得三杯洞庭茶,聚得七八人,不分男女長幼,紛坐於亭前,便從西施的容貌上,再談到了其愛恨情仇。

靈巖山與山寺,到處留有夫差與西施的傳說,乃至沿湖各勝景之處,皆一一留下了文人騷客的筆墨,感慨西施之絕世佳顏時,又慨嘆夫差竟因紅顏而亡國。

文箐知曉一系列的西施與夫差的故事後,曾一度想象著:夫差對西施的寵愛,是否也是不計江山而只愛美人?幾千年才出得這麼一個人?這一對人之間,到底有否過愛情?文箐沒經歷過國恨家仇,另外,畢竟言情電影看得多了,歷來認為愛情是跨越年齡,國界的,甚至有可能是性別亦被後代人所忽視,所以她認為:應該有,可也存疑。

可是其他人則一律認為無。古人錚錚鐵骨,認為大義之道,國仇在先,國君為質,此仇不報非君子。西施本就是越女,便負此使命,該當為國盡責,行美人計,計賺吳國。

文簹覺得四姐提出的這個問題就連稚子都能答出來:“夫差是個老頭了,既然看中美色,便是荒淫無度,四姐姐,象這麼一個人,怎麼會有人愛上她?還是敵國的女人呢!”

文箐笑道:“夫差那時是老頭?這倒要請教二哥與商先生幾位了,還請釋疑……”

文簹巴巴地看著文籤,又看向商輅與陸礎。陸礎擺擺手,示意自己並不太清楚。

商輅沈吟良久,與文籤對視。文籤道四妹給自己出了難題,自己可是真沒考較西施被獻於吳時,夫差年紀幾何。

商輅根據《史記》推敲出來的便是:夫差與勾踐差不多同時繼位(晚一年),其中夫差之父闔閭在位十九年非老死而是在親自督戰中被越國射傷腳而病死,古人成親較晚,夫差為太子,應為嫡子,夫差即位應該是在二十到三十歲。《史記》中,勾踐敗時為夫差二年,即請為質,並以美女與財物賄賂太宰嚭,若是西施此時進吳宮,那應是夫差二年的事……”

華庭聽了,問道:“可是,西施不過是一介浣紗女,她焉能善歌舞通音律?於是有言為在越習了三年方才之吳宮。商大哥,勾踐敗也不過才兩年,這怎麼可能就事實準備了美女才開戰的?”

文笒卻注意浪漫的故事,亦提出質問來:“就是啊,不是還有傳說西子與范蠡泛舟五湖去了嗎?那應該是她在進吳宮前早就與范蠡相熟很長一段時間啊……”

瓊瑛聽得格外入神,此時亦覺得好生奇怪,問道:“傳言是范蠡與西施早就相熟,並且禮儀皆是范蠡所教,由此二人生情,以至後來吳國兵敗,西子與范蠡便一道隱跡了……”

如果傳言為真,那西施並不是越國兵敗後請為臣時立時投獻的,而是兵敗之後至少三年的時間呢。文箐也覺得這道歷史題太難解了。

文笈是急性子,催著商輅道:“商大哥,這不是矛盾了嗎?”

商輅環視眾人一圈,這才慢慢地再解釋道:“關於西施的去向,真是個謎。不過華庭質疑的很對,既然上面的推算有疑,那就有可能西施被送於吳國應是另外的時間了。算來即為夫差四年放了勾踐之後的事,越王歸國後採取了結盟策略,暗中結盟齊國,親厚楚國,依附晉國,厚贈吳國。有記載:‘夫差十一年復伐齊。勾踐率其眾以朝吳,厚獻遺之,吳王喜。’依此算這一年為勾踐採取美人計的話,正好夫差是三十至四十來歲,為壯年。”

眾人無不佩服。文籤道:“太樸兄果真了得。籤自嘆不如也……”

幾位少女更是眨著星星眼瞧向他,商輅卻略躬身,謙遜道:“籤弟太過謙了,為兄這也是信口胡言,只怕胡謅之言與史有所出入,還需得翻史以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