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法國人上來了!”

所有人都忘記了寒冷,他們的眼中只有敵人,那些上來的敵人。

兩個土著步兵連一面驅逐黑旗軍的斥候,一面前進,很快就接近了大佛廟,那邊鄧世昌已經大聲地命令道:“開火!”

雖然不能指揮戰艦開火,但是此刻的他與同名的海軍名將一樣熱血沸騰。

左翼的副營和中路的正營一同齊射,迅速對整個大堤形成了交叉火力,密集的子彈從四方發射,法軍根本無法前進。

他們腰著身子,不時打出一兩發子彈,然後大聲地請求:“炮兵!”

在泥漿中戰鬥的雙方很快就忘記了一切,把所有的熱情都投入在戰鬥中之中,靠前指揮的科羅納已經增派了一個法國連上去,讓土著步兵繼續和黑旗軍,而前鋒指揮官率領兩個連從右翼迂迴,以堅定的勇氣迅速佔領大佛廟,以便能從側面進攻大堤,一舉攻佔路口:“只要控制了大堤和大佛廟,今天戰鬥我們必將獲得勝利”

前線的槍戰仍在繼續著,面對兩個黑旗軍的步兵營,兩個東京土著步兵連很難有什麼作為,即便在他們的佇列之中還有一個法國工兵排作為戰力核心,他們完全被釘死在現在的陣地上。

黑旗軍在幾次戰鬥之後,象前營這樣的老營頭都基本完成了後膛化的改裝,他們組成了一道道電光劃破了雨幕,在土著步兵中造成很大的傷亡,但是很快,法軍兩個連隊的強攻已經開始了。

十門火炮全面開始了轟擊,兩個步兵連尖叫著就衝了上來,一時間喊殺聲驚天動地,槍炮連環,聲震山谷。

但是法面面前是兩個步兵營的黑旗軍,一千名黑旗軍幾乎全部裝備了後膛槍,在他們的佇列之中還有著兩門六十毫米炮,雖然炮手的操作很不熟練,但是不斷落下的炮彈仍然給法軍以極大的殺傷。

四個連隊和一個工兵排幾乎同時進攻,但是他們面臨的火網也超過了任何一次戰鬥,子彈四處橫飛,帶著一道道火光劃破雨幕,撕碎了法軍的隊形。

法軍雖然散成了散兵線,但是很多人還是沒有暴露在雨中被子彈命中,金屬子彈驚人的殺傷把他們的身體撕裂,劇烈的疼痛讓他們一次又一次呻吟,還有一些士兵則一邊一射,一邊儘可能彎下高大的身體小跑著一路衝鋒,但前面不斷飛落的彈雨讓他們離黑旗軍槍口發射的焰火更為接近。

鄧世昌承擔著最大的壓力,雖然構築了堅固的陣地,但這畢竟只是土木工事,陣地上無時無刻不在響徹著排山倒海的轟鳴,每一瞬間都有炮彈落下,即便是沒有命中的炮彈也會把後方的茅屋和房屋變成了一片火海。

他的身邊死傷連連,總有跟隨他多年的總兵撲通一聲就栽入泥水之中再也起不來了,法國人卻是越來越近。

交火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法軍士兵衝入了黑旗軍的視野,由於路口適於大堤拐彎處,所以衝過拐彎的敵軍才能被路口的守軍觀察到,雙方的戰鬥近於野蠻。

除了發瘋地在極短的距離之內用最快速度裝填子彈,然後對準對方的胸口進行對射,然後再次重複這樣的動作,直到自己被打倒。

黑旗軍的傷亡越來越大,但是法軍不再象紙橋、懷德府那樣發起一輪又一輪的反覆衝鋒,而是充分利用了他們的火力上的絕對優勢,不再白白消耗他們計程車氣和體力。

他們呈散兵線逐步向前推進,放一排槍前進數步再次停頓再來一輪排槍,企圖慢慢地擠壓著黑旗軍的陣地。

先鋒的兩門火炮緊密追隨著步兵一路前進,提供最大限度上的支援,其餘八門火炮則提供遠端上的支援,進展有些緩慢,但是他們始終對黑旗軍保持著巨大的壓力。

但是他們面臨的敵人同樣頑強,法軍畢竟只有五百人上下的兵力,而他們的對手也開始使用一排又一排的排槍進行壓制,雖然這種戰鬥素質較高更為適應。

他們也不得不看一個個士兵在泥漿之中一頭栽了下去,而且黑旗軍的側射火力威脅很大,兩個營形成的交叉火力,讓法軍一次又一次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而迫擊炮幾乎進入了最小射程,他們瘋狂地發射著,一點也不比法軍的兩門火炮遜色,即便有不少炮彈射失,但是法軍很多時候又被趕回了迂迴處。

作為指揮官的鄧世昌,現在更是拿起了一把士乃德步槍,以一個普通士兵的身份進行著射擊:“我們是前營!”

他們是光榮至極的前營,在黑旗軍當中,前營永遠是充當先鋒的角色,但是如果前鋒不再充當先鋒,這個營的存在就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