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部分

堂大計終於開始了。透過船將水泥和紅磚從昌化運來,僅僅是十天功夫,學堂就已經建成。

一個六十多人只有十二個適齡少年的小村子,自然用不著太大的學堂,實際上他建起的,是一排八大間的瓦房,考慮到村民如今的性子,俞國振沒有直接裝玻璃窗,反正海南氣候溫暖,不怕寒風凍著人。八大間的瓦房其中兩間被打通,充當學堂,十二個少年在裡面學習還顯得很寬敞。簡易的木漆黑板、寫時吱吱響的粉筆,還有三門課程,最初時讓少年們覺得新奇。不僅是他們,就是孩童們的父母,也總愛跑來聽,想知道這所學堂教的究竟是什麼。

教學的不是俞國振,而是從新襄來的教師——其實也只是一個十八歲的小子,姓程,名東昇,是虎衛三期的。他最初時給這些少年講課,還有些緊張,但幾天之後,便習慣了。他一個人教識字、算術、實學三門科目,每天要上約六個小時,其中有一個小時是帶著少年們運動玩遊戲。…;

“唯有識字,我們才能看得懂手中的課本,學得更多的本領;唯有會算術,我們才能丈量出家中的田畝,計算出糧食的產量;唯有會實學,我們才能懂為何壓水井能提出水來的道理,造更多有用的器械來方便勞作與生活。”

每天上課之前,這段話都是十二人都必須背誦一遍的。符珠倒有些讀書的天賦,在當天就能背誦出來,這段話的意思,他們的“程老師”詳細解說過,對於符珠這樣小地方的少年來說,讀書識字能寫能算的程老師就是了不起的人物,他說的道理,當然不會有假。

不過符珠最喜歡的,還是活動課。他們活動的內容就是籃球,這是隨著橡膠實用化之後在新襄興起的一個新的運動專案,因為其所需要人手較少,場地也相當簡單,故此推廣得極快。在學堂前便有一塊平整出來的泥地,兩邊各樹起一根樹幹,然後釘上幾塊木板,再在約三米處釘上鐵框,籃球場便成了。但在建成的當天便又返修,原因是齊牛玩得興起來了個大灌籃,直接將籃框扣了下來。

而當時的場景,讓符珠印象極為深刻。

他們也開始學習籃球,但每次玩球之前,程老師總是要他們先站好佇列,從排成一條線開始,然後向左、向右對齊、轉向,齊步走、跑,折騰一番之後,才帶著他們玩球。在那球的誘惑之下,他們的佇列學習倒是很快,短七天之後就有模有樣了。

對於程老師還有齊大哥,符珠是極為佩服,但對於程老師、齊大哥的那位上司,被他們稱為“官人”的俞國振,符珠則是則畏懼了。說來也怪,對著個頭極大的齊牛,他還敢頑皮,但只要那位俞官人眼睛看過來,他們十二個孩童,一個個頓時束手束腳。

那天李癩子的慘狀,眾人可是親眼見到了,俞官人笑眯眯的,齊大哥便衝上去將李癩子按到了泥地裡!

故此,當符珠看到俞國振站在自家的田裡與自己父親說話時,心中頓時一凜,還以為是自己頑皮,俞官人來找麻煩,轉身就要走,卻被父親看到了。

“小豬兒,快來向大官人磕頭!”符保大聲喚著兒子的小名。

俞國振側過臉來,看著符珠:“不用磕頭,按著學堂的規矩向我行禮就是。”

符珠上來行了叉手禮,心中覺得奇怪,這位神通廣大的俞官人,到自己家的田裡究竟做什麼。

(……月票啊月票)

四八八、暴風驟雨臨小村(四)

“你家這個兒子相當不錯,有些天份,只可惜是在這裡……讓他好生入學,在這裡學了三年後,便可以送到新襄去,在新襄初等學堂上學,考出來後與程老師就一般了。”

“程先生可是星宿下凡,我這小豬崽仔,哪裡能比得上?”符保賠著笑道:“大官人莫要這般說,小豬崽仔承不起,要折壽!”

符保雖然是窮鄉僻壤的貧民,卻也知道,俞國振這樣的大人物來和他說話,還許下了他兒子一個老大的前程,必定是有所求。他琢磨著自己家裡有如水洗,什麼都沒有,那麼要求的……只怕是他的命了。

想到這,他看了一眼腳下的地。

這片貧脊的坡地就是他的命,因為處於緩坡,一家之力又無法修建水利設施,故此他基本是靠天吃飯。雖然有十幾畝的地,每年收得的糧食卻連填飽肚子都難。

俞國振注意到他這個動作,心中不免苦笑,這些百姓在有些事情上愚昧,但在另外一些事情上卻精明得緊。此前無論做什麼事情,俞國振都有前世的經驗,至少也在書本上看過相關的情形,因此能做到有預案,可是如何改造一個縣的農村,他也得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