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自從得知俞國振與方以智族妹定下婚事之後,柳如是很是惆悵了一場。其實她知道自己的身份,而此時的她也未曾經歷過風塵之中的淬鍊,更未和陳子龍等人有直接交往,尚未心高氣傲得非大婦不為的地步。因此,她也只是惆悵,惆悵完了之後,還隱約有些竊喜:小官人成親之後,便可以納妾了。

不過,真正讓她感興趣而跑到鍊鐵工坊來的,是因為今天要澆鑄的字模。

即使有紀循這個軍中鐵匠相助,金屬活字的製造過程依然一波三折,前後摸索了八個月的時間,如今都已是崇禎五年的十一月,轉眼便又要過年,這才算是大功告成。

澆鑄這個環節實際上兩個月之前就已經完成,但澆出來的鐵活字依然讓人不滿意,於是俞國振採用水力衝壓之法,製造鉛活字。

俞國振以方子儀、柳如是和他自己的字跡為標準,共翻出一萬二千多個鐵模,這個過程是最為枯燥的。

“小官人,真成了?”小蓮看到俞國振露出的滿意笑容,在旁邊開口問道。

“你看。”俞國振將一個長條狀的鉛條遞給她,小蓮調過來一看,這類似於印章的活字光滑平整,摸上去手感非常不錯。

“畢昇發明活字印刷以來,活字雖然比雕版使用壽命要長,但雕刻極是不易,雕活字耗費的人力物力,不亞於雕版,而鐵活字、鉛活字更是困難。”柳如是看的書比小蓮多,比如說宋人沈括的《夢溪筆談》,她對活字來歷極為清楚,也正是因此,她能稱讚到點子上去:“小官人做這衝壓活字,方便省力,只需一次模子便可重複使用”

俞國振笑著點頭,然後揮手:“接下來的事情,便是你們兩個的了。”

“小官人放心,這事情,我們定然做得妥當”

小蓮搶著說道,家學中如今有男童少女近五十人,他們每天上午讀書,下午到各個工坊幫忙幹活,在小蓮與如是的帶領下,校對書稿和排版這樣的事情,對他們來說並非什麼難事。

“小蓮辦事,我自然放心。”俞國振微微一笑道。

或許是因為有柳如是這競爭對手的緣故,小蓮做事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她現在是俞國振的內管家,所有和賬目有關的事情,都是她來處置。

柳如是則更大程度上是一個秘書,隨著細柳別院的規模擴大,人員變得多了起來,在管理上俞國振開始將之細化。特別是在發現紀循這個隱藏的軍戶之後,細柳別院便對所有人進行了一次摸底排察和登記。

在某種程度上,如今的細柳別院,是按照後世的一家正規企業方式進行管理。

“小官人極是歡喜啊?”柳如是細聲道:“這鉛活字真的有如此大的作用?”

“那是自然……如是,你向來聰慧,我考考你,掌握這鉛活字之術,有哪些好處?”

柳如是秀眉輕輕皺起,下意識地咬著自己的下唇,她這個模樣,更顯得楚楚可憐。俞國振看得心中微蕩,伸手便抓住了她的手,輕輕握住。

柳如是掙了掙,卻沒有掙脫。

“小官人”

感覺到俞國振的手指頭輕輕撓著自己的掌心,柳如是面飛粉暈,她嗔怪地看了俞國振一眼。

“小官人”小蓮見他聽拉著柳如是,頓時噘起了粉紅的小嘴兒,明亮的眼睛裡閃著不滿。

俞國振哈哈大笑起來,另一著手牽住了小蓮,拉著她們二人走出了鐵匠工坊。

如今細柳別院或許要改個名字,叫細柳鎮更適合一些。有出售種珠之術所得的八萬多兩,有從聞全維那兒抄出的十餘萬兩,在這充足的資金支援之下,細柳別院的規模擴大了數倍,佔地從最初的不到二十畝,到現在已經是一百四十餘畝。西河兩岸,靠著小山緩丘,一大片的耕地都被俞國振高價買入手中。…;沿著西河是工坊區,規模最大的是棉織工坊,八座水車帶動整個工坊,每日源源不斷地織出棉布。這些棉布大多都由徐林銷往各地,徐林在銷售時有意避開了松江,而是選擇北直隸、四川。

俞記棉布如今在大明的棉織市場上已經頗有影響,價格比起普通棉布要低上一成,而質量卻勝過一般織工織的棉布,產量更是相當於一個僱用了三百名織工的大機戶。松江一帶的布商,已經有人開始在襄安附近打探,想知道這樣好的布究竟是從哪兒出來的了。

“小官人,你發什麼呆?”柳如是在想著俞國振剛才出的題目,小蓮卻不願意去動那個腦子,看到俞國振怔怔看著棉織工坊,好奇地問道。

在小蓮的想法中,小官人那麼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