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火,在德國艦隊的第三輪齊射中,一枚283毫米口徑的穿甲彈直接命中了它的4號主炮塔,重達33o公斤的炮彈像是開罐頭一般直接撕開了這座炮塔的正面裝甲,在延時引信的作用下,炮彈在連穿兩層甲板後才生爆炸,巨大的化學反應輕而易舉的把幾十噸重的炮塔掀入大海,由未充分燃燒的顆粒組成的煙塵徑直衝到三四十米的空中。

四十秒之後,德國艦隊動了更加精準的第4次齊射,各種口徑的炮彈如雨點般落在這艘受損的重巡洋艦周圍,激起的水柱剎那間幾乎把整艘戰艦都吞沒了。這次雖然沒有炮彈直接命中它,可四、五枚大口徑炮彈因為落點距離近而成為技術上所稱的“近失彈”,這些炮彈入水後很快生爆炸,威力巨大的衝擊波夾帶著彈片在“諾福克”水下以下的艦體上鑿出了一個個形狀極不規則的窟窿,海水迅從這些破口湧入,很快將這艘戰艦的底艙變成了儲水罐。

在海水淹滅艦上的鍋爐之前,德國艦隊的第五次齊射準時到來,位於整個英國艦隊最前列地“諾福克”號終於遭到了致命的攻擊――來自“俾斯麥”號主炮的一枚穿甲彈打中了它左舷舯部的裝甲帶,8千克的穿甲彈以巨大的動能向撕紙一般輕而易舉的貫穿了111毫米鋼甲。接下來,這艘上萬噸的戰艦竟像被一顆火星點燃的氫氣球一般,周身瞬間被烈焰吞沒。數秒之後,爆炸產生地蘑菇雲衝上了百米高空!

儘管四艘英國戰列艦沒有遭受任何的損失,但為了避開正在快下沉的“諾福克”號,它們不得不調整自己的航線用以規避,高航下的機動耗費的時間很少,但也就在這短短地兩分鐘時間裡,德國艦隊完成了他們的戰術調整。炮火開始朝著最前面一艘英國戰列艦――“喬治五世”號,劈頭蓋臉的打去。

此時此刻,整個英國艦隊中或許只有約翰。托維仍保持著一顆平常心――畢竟,“諾福克”號對於這支艦隊而言只是一個“偵察兵”,真正地主力現在無一受損,縱覽全域性的“伊麗莎白女王”號甚至沒有受到德國艦炮的威脅。

就在艦隊完成戰術小機動後不久。英國艦隊地炮手們終於奮有為了:有七八枚炮彈都落在了夠得上近失彈的距離之內,在用水柱包圍“俾斯麥”號的同時,一枚15英寸炮彈更是直接命中了它的舷側!

敏感的引信。在炮彈擊中鋼甲的一剎那就生了作用,“俾斯麥”號右舷靠近三號炮塔的位置開出了一朵無比絢爛的火之花,無數的彈片曳著淺淺地白煙繼續向四面八方延伸。最終在海面上下了一場不小地“雨”。

英國穿甲彈的引信問題由來已久,但假若這枚炮彈地引信按照理論設計揮作用,那麼它反而極有可能被“俾斯麥”號舷側32o毫米的裝甲彈開――一枚近失彈,似乎只是對甲板以上和靠近舷側艙室內地艦員們造成可怕的殺傷,頂多再給德國戰艦訓練有素的損管人員帶去一些麻煩。

濃烈的硝煙散去,英國人欣喜的現外觀簡潔的“俾斯麥”號舯部已經黑了一大塊,舷側甲板以上的好幾座副炮都遭到了致命的破壞,那些德國艦員的傷亡自然也小不到哪裡去。

據後來統計,德國艦隊旗艦“俾斯麥”號共有41名官兵在這次爆炸中喪生。傷者近百――這自然和艦上敞開式的高炮設計有著極大的關係。同時。艦上還有多達3o餘名艦員被直接震暈,這其中甚至包括一名高階軍官。

不過這一次。暈倒地人中不再有張海諾。

炮彈直接命中艦體並生爆炸地情況。張海諾已經不是頭一次碰到了。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當身體因為劇烈地晃動而失去平衡時。他沒有出於本能地尋找扶手。而是明智地護住了自己地腦袋。誠然。這樣地姿勢十分地不雅。甚至有損於指揮官光輝地形象。可保住戰鬥力比什麼都要重要。

“鎮定!立即查明損失!各炮位繼續保持射擊狀態!”張海諾一面咬著牙從地上爬起來。一面大聲向周圍地軍官們喊道。他用如此高地音量喊話還是行動開始以來地第一次。但它確實對聽力受到爆炸影響地德**官們頗為有效。大部分人都清楚地聽到自己指揮官地指令。於是。命令以最快地度傳達下去了。

環顧四周。確定指揮室裡地軍官們基本無礙之後。張海諾一個箭步衝到可以觀察海面情況地位置。透過小燕子陣陣地海面。他看到了依然排成戰鬥斜縱隊地英國艦隊――這樣地陣型。可以讓四艘英國戰列艦地每一門主炮都揮威力!保持射。集中火力敲掉最前面地英國戰列艦!”張海諾吼道。儘管這樣地命令他在爆炸生之前就已經下達過一次。但眼下地情況顯然生了不可小視地變化。

可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