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就你老上幼兒園’,你的爸爸媽媽倒真放心啊!”�每逢這時,我愈加為自己的粗暴行為感到愧疚不安。做為一個父親,我給女兒的愛何其少啊!有一天,我說:

“冉冉,今後爸爸不打你了。如果爸爸打你,你就提醒爸爸一下,好嗎?”

女兒高興地“哎”了一聲。

果然,我剋制了相當長一個時期。有時,剛要發怒,女兒趕忙提醒道:

“爸爸,你不是說不打我了嗎?”

我放下了手,怒氣未消,問:

“那你犯錯誤怎麼辦?”

“你和我講道理呀!”

“你聽嗎?”

“聽呀!”

女兒說服了我。我悟道:在不少時候,孩子比大人更講道理。

細論起來,打孩子收到的教育效果只是表面的、暫時的,而實際上是增加了教育的困難程度。教育是需要條件的,其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信任感和親切感,是最重要的情感條件,而打和罵恰恰破壞了這一條件。在被教育者眼裡,對教育者一旦失去信任和親切感,即不認為你是真心對他好,那教育就無從談起了。從這個意義講,打孩子是最愚蠢的最無能的最野蠻的行為,必須堅決制止。

女兒曾經在小時候的日記中對我進行了這樣的描繪:

爸爸爸爸真奇怪,

有時好來有時壞。

好時讓人真喜愛,

壞時無人去理睬。

他曾讓我流眼淚,

他曾讓我樂開懷。

這讓我再次為我曾經不合格的行為汗顏。我懷著虔誠聖潔的心情,向女兒懺悔過去的粗暴行為。

兒童教育從體育開始

當我在我的個人網站(

客觀說來,我並不是一個運動型的人,除了游泳以外,幾乎沒有什麼體育愛好,更不具備運動特長。進入中年以後,為了健康,我堅持爬山,並漸漸成為一種習慣。可是,當我每次約女兒登山,女兒都乾脆拒絕了,說:“登山?多沒勁呀!”所以,在日本爬黑姬山時,她雖然堅持下來,卻累得死去活來,險些打了退堂鼓。

我回憶往事,發現在女兒幼年,雖送她進過游泳班,卻未能堅持長久,而別的運動更是很少問津。久而久之,女兒與我一樣,習慣了安靜地讀書寫作,而不習慣運動。

每逢大考,如有體育專案,都成了女兒的難關。這時,她只好“急來抱佛腳”,拉我陪她練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和長跑。一次,她站在沙坑前,想著1。80米的距離,感嘆說:“天呀,這麼遠?鬼才能跳過去!”

第6節:兒童教育從體育開始

其實,女兒有運動潛能,經過突擊苦練,1。80米也跳過去了。但是,一旦透過考試,她便把運動置之腦後。

我注意到一項研究成果,一個人如果在童年時期不愛運動,長大了很難養成運動習慣,這對生命的質量顯然會有不利的影響。我很慚愧,女兒未養成運動習慣,與父親的失職有關,因為在孩子的體育方面,父親具有特別重要的責任。我衷心希望廣大父親以我為戒,教育孩子從體育開始。據專家介紹,每週至少鍛鍊三次,每次鍛鍊不少於30分鐘的人,才算得上體育人口。作為父親應以身作則,並培養孩子成為體育人口。

女兒雖不愛運動,但她自己也注意到體育鍛煉是一個大的問題。上高中二年級時,她在進行中日中小學生勤苦狀況對比調查時,專門對中日兩國青少年體育鍛煉的情況進行了比較,在她後來所撰寫的調查報告中,有這樣的文字:

日本學生運動時間長、強度大。中國學生與他們賽球,衝撞起來絕非人家對手,因為中國學生的運動量少得可憐。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日本孩子的體育鍛煉非常多,體質也好於中國孩子。日本的學校從初中到高中都有強制性參加的課外活動,其中有眾多體育專案的運動部,還有家政部、音樂部、英語部等等。參加運動部的學生,一天的運動量極大,而且假期裡也有集訓。就連小學生,假期裡也要每天早起到學校做早操做運動。所以日本孩子的體育鍛煉機會是非常多的。而我們呢,就拿我所在的北京地區許多中學來說,一週只有兩節體育課,而且體育課上真正在運動的時間很少,大部分時間在閒聊,打鬧,或是乾脆回班學習。課外的運動時間幾乎接近為零。這就造成了中國孩子的體質不斷落後於日本孩子。

爬黑姬山時,起初是日本孩子在隊首。儘管人家大都比我們小好幾歲,卻把我們遠遠甩在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