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棄拋棄。實用主義和虛無主義就導致了大學的兩個結果:一個是知識的實用化,一切與實用無關的知識都被大學所拒絕,既被大學裡的老師所拒絕,也被大學裡的學生所拒絕;二是精神的無操守,拒絕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堅守。我覺得這樣的實用主義和虛無主義兩大思潮所導致的知識的實用化和精神的無操守,是現在大學裡的兩個基本弊病。同學們身在其中,必須有所警惕,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潔身自守〃。
另一方面是大學的批判功能、創造功能的削弱,以至喪失。在我看來,大學裡的老師學者,應該是公共知識分子,大學裡的學生也應該努力培養自己成為公共知識分子。公共知識分子代表的是公共利益,所堅守的是民族文化和人類文明中的普世性的價值和理想,以及生命個體的思想與學術追求。大學肩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的任務,但絕不能代表某一個利益集團的意志,更要防止自己成為一個既得利益集團,這樣大學才能真正保持自己精神的獨立和思想學術行為特立獨行。我覺得大學裡的老師和學生一個基本的品格,基本的風格就是獨立,精神獨立和學術、思想、行為的特立獨行,這樣才可能有出於公心的批判和創造,才可能真正創造出能夠成為社會〃公器〃的新思想、新文化、新學術。
而我這樣的理想同樣是遠離現實的,因為今天的社會正要求大學裡的老師、學者、學生,成為現狀的維護者和辯護士。我曾經用魯迅的話來形容今天對教授,特別是文科教授,可能也包括大學生的要求,也是八個字:贊成(擁護),解釋(用你的學術解釋這個理論何等偉大正確,賦予合理性、合法性),宣傳,演戲。這就是今天對於大學教師與學生的要求,而這是得到制度的支援的。今天大學這種評職稱、博士點的種種制度,在我看來是新的科舉制度。請君入甕,你只要服從、同意、解釋、宣傳、做戲,那你一切都有,有房子,有職稱,有地位,就成為重點學科,就能評獎;如果你拒絕同意、解釋、宣傳、做戲,一切都沒有。就是這樣一個制度的誘惑下,應該說相當多的教授、學者都被收編,開始有點扭扭捏捏,後來越來越舒服,慢慢地就習慣了,最後就舒舒服服地被收編。當然坦白地,我今天來敢說這個話,原因在於我已經退休了,如果我現在還在當教授,可能我還沒有勇氣說這番話。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是制度造成,不單是個人的品德的問題。是教育體制使大學失去應有的獨立自由創造的精神,這就是我們正在上演的,還會繼續上演的大學失精神、失靈魂的悲劇,而且很多的悲劇今天都很難說是悲劇了,因為悲劇還能給你悲壯感,現在都成滑稽戲了,現在大學裡上演的滑稽戲太多了。同學們身在其中,自然有比我更多的體會。我在同學們面前常有羞愧之感,因為大學老師不能為人師表,不能堅守住最基本的東西,是會影響學生的。這些年我們前面所說的實用主義、虛無主義的思潮,在大學生中很有市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家目睹學校裡校長、老師中的種種腐敗現象,是很容易產生看透一切、調侃一切,進而自己也〃玩世不恭〃、放棄一切的情緒的。因此,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大學失精神,提出要尋找失去了的大學精神、北大精神,並不是和大學生無關的問題,而是直接關係著在座的每一個同學的精神成長的。我們必須明辨是非,追求大學所應該有的獨立堅守的精神,自由批判創造的精神,這樣才能有效地抵制實用主義和虛無主義,把自己培養成獨立的現代知識分子、現代公民。我想這就是我們今天在這裡紀念北大110週年校慶,尋找北大精神、大學精神的意義所在。
▲虹橋▲書吧▲BOOK。▲
第8節: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思考(1)
3。 當今之中國青年和時代精神*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思考
一、將災難轉化為育人、治國的精神資源
〃當今之中國青年和時代精神〃是學堂主持人逄飛給我出的題目,而〃震災中的思考〃是我主動要講的。原因也很簡單:自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以來,這些日子,我相信我們大家都一樣,整個心都撲在〃震災〃上了,我們所有的言說、所有的思考、都集中在這一點上了。這是此刻我們唯一願意、甚至渴望彼此交流的話題。而且,正是震災使我們對什麼是〃當今之中國〃,什麼是〃當今之中國青年〃,什麼是當今的〃時代精神〃,以及〃當今之中國青年〃和〃時代精神〃應該建立起什麼樣的關係、承擔什麼責任,都有了新的認識。正像震災中的倖存者,北川中學的高一學生賈國偉在他的日記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