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曲調,如《十大姐》等;一些是其他地方流行的曲調,如“泗洲調”、“十杯酒”等。花燈舞蹈也是雲南花燈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花燈舞蹈沒有演唱的劇目,有《獅舞》、《猴子彈棉花》等,進行集體性的歌舞有《連廂》、《拉花》等。

雲南花燈戲的許多劇目的藝術特色是:樸素、單純、健康、明朗,充滿勞動人民的生活氣息。花燈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少,除去從滇劇中借鑑過來的劇目,大約有200多個傳統劇目,其中比較著名的是:花燈歌舞劇《大頭寶寶戲柳翠》、《十大姐》、《踩連廂》等;花燈小戲劇有《紅回門》、《三星賀壽》等。最初的花燈戲行當,只有男女二人。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增加了丑角這個戲曲行當。如今又發展出生、旦等其他行當,以適應花燈戲中中型、大型劇目演出的需要。新中國成立之後,一些劇團在大力整理傳統劇目的同時,還新編和創作了大型花燈戲《依萊汗》等100多個劇目。近年來,還新創作了《卓梅與阿羅》、《風雪馬纓花》、《情與愛》等不少劇目。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滇味藝術(4)

四、白族“吹吹腔”

白族吹吹腔又名吹腔,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居住於瀾滄江流域白族人自編自演的一種古老的戲劇劇種,因其唱腔用嗩吶吹奏過門而得名,白族人也稱其為“板凳戲”。經過研究發現,吹吹腔源於明代洪武年間傳入白族地區的中原“弋陽腔”聲腔系統,後來在發展中吸收了白族文學、音樂、舞蹈等要素,並經過白族藝人的創造,形成具有白族藝術風格的劇種。清朝乾隆時期吹吹腔發展到極盛,流傳於大理、鄧川、洱源、劍川、鶴慶、雲龍等地。

吹吹腔在後來的發展中被分為南、北兩派,大理以南流行的為南派腔,大理以北流行的為北派腔。其中南派吹腔影響較大,保留了較多的古老風貌。這兩派唱腔風格不同、各具特色,其唱腔有30多種,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按行業分:生角唱的生腔、旦角唱的旦腔、淨角唱的淨腔、丑角唱的醜腔。另一類是按情感來分:幽默含蓄的丑角腔,敘述性的平腔,抒情性強的一字腔,哀怨、傷感的二簧腔,威猛高亢的高腔,悲憤、哀傷的大哭腔等。吹吹腔的音樂板式主要有流水板、垛垛板、陰陽板、風絞雪、七句半、課銀子等九大板式。其樂器伴奏主要是嗩吶,其次還有小鼓、大鼓、大缽、小缽、芒鑼、大鑼、梆子等。

吹吹腔風格古樸,具有生活化的氣息,唱詞和道白大多使用白族語,唱腔高亢激昂,有很強的感染力。吹吹腔伴奏很少,一般只用嗩吶吹奏過門,有的還直接用嗩吶吹奏調曲牌,如山坡羊、啞子哭娘、大過山等。唱詞都是用白族的“七七七五”句式,白語和漢語相互摻雜,而且很講究韻律。四句唱詞為一節,在唱了一、四句詞後用嗩吶吹奏過門,在唱二、三句唱詞時使用打擊樂。吹吹腔的過門曲較長,變化很複雜,其作用就是延長唱腔的內容,強化感情。打擊樂一般和嗩吶一起使用,演奏出的音樂按照節奏感可分為“文場”、“武場”兩種。

在吹吹腔中,演員行當分工很細,總體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在四大行當中又進行了細分:生角被分為正生、鬚生、英雄生、小生;旦角分為老旦、正旦、花旦、苦旦、武旦、搖旦;淨有黑淨、紅臉、大花臉;醜分為大丑、中醜、小丑。

吹吹腔有300多個劇目,其中歷史悠久、流傳比較廣泛的有《崔文瑞砍柴》、《重三斤告狀》、《人勤花旦》、《雞鳴茶香》、《血汗衫》、《火燒松明樓》、《蔡雄過年》、《八郎探母》等80多個傳統劇目。解放前,雲南地區還沒有專業性的吹吹腔劇團,大多是一些季節性和業餘的戲班。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雲南地區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吹吹腔劇團。它成為首個專業性的劇團,此後演出過《杜朝選》、《火燒磨房》、《三月三》等多個傳統的吹吹腔劇目。後來,大理劇團還以大本曲唱腔為主,同時吸收吹吹腔和白族民間音樂,把吹吹腔發展成了白劇。

五、彝 族 跳 菜

“跳菜”是一種原生態舞蹈,是一種古老而別緻的傳統習俗,它是居住在雲南無量山、哀牢山一帶的彝族人,在婚喪嫁娶辦宴席上菜時的一種自娛自樂的舞蹈。據說它起源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盛行於唐朝民間,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在彝族村寨,人們逢喜事就以“跳菜”助興,遇到喪事就以“跳菜”減輕悲痛。彝族人在籌辦紅白喜事的宴席時,所有的餐桌都要面對著廚房向兩面擺開,在中間留一條路。客人坐定、數聲鑼響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