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擺鼓等動作,人們歡樂的情緒很快就達到高潮。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六章 哈尼族文化(1)
哈尼族是雲南的獨有民族,為古代羌族人的後代,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墨江、綠春、金平、江城等地區,其見於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夷(蠻)”、“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餘種,如“哈尼”、“尼”、“碧約”等。哈尼族使用的語言叫哈尼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其內部分為哈雅、碧卡和豪白三種方言,按照這三種方言,哈尼族又分為哈雅、碧卡和豪白三大支系。大多居住在山區,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民族風情迥異,特色鮮明。
一、別具一格的“擦拉歐”
在哈尼語中,紡線就叫“擦拉歐”,哈尼族婦女的紡線方法可以說是別具特色。走在哈尼山寨或者哈尼族聚集區,隨處都可以看到年輕和年老的哈尼族婦女,她們在上山砍柴的路上或勞動的地頭,一邊唱著婉轉悅耳的民歌小調,一邊用紡線錘紡線。
哈尼族人十分勤勞,姑娘們從開始懂事時就要下地勞動和上山砍柴。她們在下地勞動和上山砍柴的路上,還要跟長輩學習怎麼使用紡錘紡線,到了十七八歲時,哈尼族的姑娘個個都會成為勞動和紡線能手,無論走到哪裡,都隨身帶著棉花和紡線錘,隨時可以紡線。
哈尼族婦女之所以能很方便地進行紡線,是因為她們的紡線錘很獨特。哈尼族的紡線錘長20厘米左右,整個錘軸像一支筷子,上細下粗。在紡線錘的上端頂尖有個可以掛線的小鉤,一般用竹木製成,也有用鐵、銅等金屬製成的。在紡錘中間穿有一塊木片,有的則是用葫蘆殼削成圓形薄片。在用紡錘紡線時,先從棉條中抽出一根線頭掛到紡鉤上,然後用手把紡錘往腿上一搓,線頭就能很快地旋轉起來。這時候,左手提著掛在紡錘鉤上的棉花條,右手配合不停地抽線,當線達到一定的長度時,就把線繞在紡錘上,然後繼續紡線。
二、神聖的火塘
哈尼族是最崇敬火塘的民族,火塘在其家庭中居於特別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帶來溫暖和光明,也是一家人在勞動後團聚的中心。過去哈尼族人認為火是家庭的生命,對火很敬畏,他們還認為火種不斷與家庭的興旺相關,因此必須讓火種長燃不息。每家都有數個不同的火塘,火塘裡的火一年四季不能熄滅,而且每個火塘的用處不能弄混。
逢年過節時,人們在敬祖先的同時還要用米飯、肉食和酒專門祭祀火塘。全家圍坐火塘時,必須按輩分高低就坐,家中輩分最高的座位是在火塘左側的矮床裡,矮床中間和外面是客人和晚輩坐的位置。
在哈尼族中,任何人都不準對火塘有不敬的行為:火塘上的鍋莊石或三腳架不能用腳踩踏,男女老少都不準跨越火塘,不能向火塘內吐口水或者擤鼻涕,不準用腳扒火柴頭。
哈尼族不僅崇敬火塘,還用火塘傳煙的方式說親。如果小夥子看中了某個姑娘,就會把這件事情告訴父母。父母知道後,就要為兒子物色兩個媒人。然後需要準備一個新飯籮、一包毛煙、一對新梳子和一小把野麻交給媒人。
到了晚上,媒人手舉火把,拿著新飯籮和其他禮品去女方家。當地的風俗是:媒人進門前先咳嗽三聲,告訴女方家裡來人了,然後熄滅火把進門,進門後不準說話。兩個媒人只把飯籮放在火塘的烤板上,然後各取一隻煙筒,在火塘邊吸菸。他們吸幾口煙之後,就把煙和煙筒遞給女方的家長抽,然後再依次遞給火塘邊的其他人,煙筒在這些人中傳遞兩圈後,媒人就離開了。第二天早上雞叫的時候,姑娘又將飯籮送回男方家。晚上兩個媒人和前一天晚上一樣,把飯籮又拿到女方家,在火塘邊傳煙。女方要是同意了,就不再送回飯籮,這樣也就算訂婚了。
第六章 哈尼族文化(2)
三、哈尼族開秧門
每年春耕前,哈尼族所有的村寨都會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們要舉行一個古樸的儀式——“開秧門”,這是一個為迎接豐收而進行播種的節日。
哈尼族人對“開秧門”這個節日十分重視,在節前都要準備肉食酒菜、香燭黃紙到田邊祭燒,祈求保佑豐收。
在過節這天,雞剛叫完頭遍,村寨裡的人就開始做飯,家家戶戶一大早就吃黃飯和紅蛋。而且,人們也給牛吃一些黃飯糰,表示和它同甘共苦。據當地人說,只有這樣做了,結出的稻穀才會顏色金黃、顆粒飽滿。
人們吃完飯後,就要到田間舉行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