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
聽到這話,張靖點點頭,看著那一箱箱被割好的鈔紙,他知道這些紙張最終被會送到帝國情報局位於南京的一家印鈔廠,那家印鈔廠是過去幾個月剛剛建成的,印鈔廠自然不是用來印製華元,而是清一色的大小面額日元,一但印成又會在偽裝之後,運往日本本土,由68家貿易公司cao作,在日本搶購生絲以及其它生產資料。
“貿易”
冷笑一聲,張靖再看一眼那些紙張,貿易有可時也能摧毀一個國家!
第151章 生絲(求月票!求定閱!)
第151章生絲(求月票!求定閱!)
在日本關西一家工廠裡,手拿著號外的廠長在宣佈暫停生產的時候,激動的向女工們宣佈著:
“我們廠生產的生絲出口換回了外匯,買回來大軍艦,在對馬海峽擊沉了俄國的艦隊。”
頓時引來了女工們的一片歡呼。
確實如此,這場戰爭日本人,贏的太輕鬆,也贏的太累了。對馬海戰打的很是時候,要是再拖下去,就真的拖不起了!打了這麼大一場勝仗,日本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為了滿足對外擴張的需求,整個日本的經濟被納入了戰爭軌道,許多貧窮人家被迫把女兒送到繅絲廠或紡織廠做苦工,晝夜不分的加班生產,以滿足出口創匯之需。毫不誇張的說,對馬海峽裡,聯合艦隊的一艘艘鉅艦,一炮彈上,凝聚著無數普通日本百姓的血汗,而尤以生絲為重!
對於日本,這麼一個後進國家而言,生絲一直是日本主要的出口產品。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生絲在整個出口中佔了商品總值的一半左右。作為工業後進國的日本和外國存在著巨大的貿易逆差,生絲成為賺取外匯的重要商品。
而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標誌著日本從封建經濟跨入資本主義經濟,從而給蠶絲業的展帶來了極好時機。當時的日本相松方正義提出“二線國策”,即絲線和航線。絲線作為出口物資,透過航線換回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