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部分

勢單力薄啊”

尤列點點頭,陳其美說的是實話,興中會林林總總的成員才只有數百人,而且隨著光復大局已定,又有不少同志退出興中會,改入光復會,這使得本就勢力薄弱的興中會,更是遭受嚴重打擊。同時他又低聲問道。

“我們以陳氏之妻的身份,於報紙上的攻擊,從現看效果還不夠明顯。”

“實在不行就把他到時光復會和諸省皆會群龍無首,我們自然可以”

陳其美說這話時毫無表情,然而目光卻犀利地在鏡框裡閃動。

“怕是不可能,更何況先生那裡也不可能透過”

“婦人之仁”

心裡喃著這四個字,陳其美倒也沒說出什麼來。

一個書販搖晃著手上的畫報,穿過人叢,陳其美摸出一盒火柴,然後從容地點燃紙菸。他看著外間街道,表情久久無法平靜。

原本他加入**黨,是為是謀求晉身之階,本來按照他所想象的,以**黨、孫先生之名,可助其於政海謀職。可事與願違,至今執政府並未開普公選,甚至連興中會也只也是作為“非法政黨”存在。

他並沒像兄弟陳其採一樣,有陸士留學的經歷,自然不可能像他一樣,身入執政府參謀處,而現在執政府卻把他擠身政壇的門路給打斷了,沒有名聲、財力使得他們不可能像其它人一樣身入上海諮議局,更不可能成為上海縣縣長。

總之,尋常的道路已經被斬斷了。至少在他看來,就是如此,他不屑於去考什麼公務員,在看他看來,那些芝麻大的事務官員遠不是他所追求的。

雖然他在上海協辦《民報》,鼓動**、共和,可《民報》發行量卻是每每創底,“光復之業即將功成,國家當全面轉入重建之業”,執政府總是能夠想出鼓動人心的新名詞,與之相對應的還有執政向外界信口開河道出的什麼“政府十年之任務”。

“三萬公里鐵路、五十萬公里公路、六十萬所學校、一百五十萬噸輪船、五百萬噸鋼、五千萬在校學生一億識字之公民”

大話誰都敢說,但像他這般吹牛不打草搞之人,卻是世間少見,別的不說,就是六十萬所學校,五千萬在校生,一億識字之公民,別說是十年,就是二十年也不可能實現。

“你覺得這次先生在執政府,能和他達成什麼協議嗎?”

突然,陳其美話聲一變,把話頭轉向幾百米外,即將舉行的一次會談。

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在茶園裡同樣有兩個人坐在那喝著茶,只不過他們的眼睛卻是他們的的身上,這時看到其中一人點手要茶時,其中一人冷冷的看著他們,相比於他們的談話內容,他們更關注的卻是他們的舉動。

待兩人離開時,兩人只是後面跟了過去,在門外那陳尤兩人分開後,兩人便各隨一人。

走在街上陳其美看著這似工地般的南京,出城直通下關碼頭中華路,此時正在進行拓寬,路兩側因公路拓寬拆房致使的灰塵揚佈於空,使城中的空氣顯得有些的汙濁,甚至略有些嗆人。

在路邊,江寧易名南京之初,雖然說南京市財政拮据,可是市政府卻抓住執政府定都以南京的機會,提出修築中華大道的建議,結果得到了採納。於是執政府出資修建此路,預計今年6月底至明年春節建成一條長12公里、寬40米、鋪有瀝青路面的中華大道,並從上海法租界購得第一批懸鈴木數千株,種植在大道兩旁。

一時間,隨著規劃的完成南京城內開始了大拆房子,以展寬大馬路,在展寬在馬路的時候,同時在兩側修建新式建築,以便為新朝、新都獻個新模樣。

這條大路的規劃很簡單,市政府就在地圖上劃了兩道線,線裡限兩星期拆完,不拆的政府替他們拆。為了加快修築速度,甚至於光復軍參謀部還調動了三個工兵團協助修路。

對於南京官員來說,他們自然明白這中華大道和中華大道兩側的建築,無不是給新朝甚至於新皇登其準備的,自然的也就在所不惜了。當然的也有一些人住護不願意遷走,不過最後或許是怕給新朝惹來什麼不憤,自然的政府賠償什麼的倒也不吝嗇,在城外、城內幫其尋找租住房,又許諾他日回遷,這南京城沿著中華大道的的拆遷,動靜雖大,但卻未引起任何風波。

心下這麼想著的時候,陳其美沿著路邊走著的時候,看到前方標著的“前方施工請繞行”的警示牌時,只是朝前走著,全未把這這警示牌放在眼裡,從這裡回住的地方可以少走半里地。

走進工地的陳其美並不知道,當他走進這標著“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