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有一個旅的海軍陸戰隊”
在日本明確表示拒絕中國提出的媾和方案之後,作為英國駐華武官的向倫敦海軍部發出了這麼一份報告,在他的報告中,他詳細列出了中國陸海軍的優劣,最後一得出的結論是——
“在討論中國近衛陸軍的裝備和作戰能力,是否有能力登陸日本之前,首先應該先討論一下他們的軍隊的歷史,現在不可否認,在嚴苛的紀律管制下,中**人對國家的忠誠心、對上級和組織的服從心等等遠高於中國歷史上任何時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陸軍有能力進攻日本本土”
而他在報告中,又詳細列出了日本軍隊的優勢,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除非日本是清國,否則中**隊絕不會冒險嘗試進攻日本本土。
“這只是一次表態中國人也許會在未來尋求外交解決的合理方案”
而這麼一份報告,對於英國政府而言來的正是時候,在倫敦看來,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這份報告,最終緩解了他們在某一方面的擔心,對中國進攻日本本土的擔心。
作為日本的盟國,無論如何,英國都需要在這場戰爭中作出適當的表示,至少需要在某種程度上作出一種表示,同樣也是為了向中國表示抗議,其亞洲艦隊向日本派出了巡洋艦“阿斯拉旺號”前往日本訪問,而為了避免過份刺激中國“敏感的神經”,其又拒絕了日本希望英國海軍護送幾艘軍火船的請求。
他們只是訪問
最終,“阿斯拉旺號”巡洋艦成功的透過的了中國海軍制定的禁航區,進入了日本,而其艦長是西斯蘭姆少校,並沒有像過去一樣去關注日本的海軍,日本海軍已經不復存在,作為一名訪客,他更多的是關注日本本土的防禦。
儘管是他是一名海軍軍官,但是他對日本陸軍進行了細緻的考察後,也還是得出了一個結論。
“雖說裝備短少,但無可否認,日本陸軍計程車氣非常旺盛,他們對國家和天皇的忠誠心,將會支援他們的戰鬥到最後一刻。但是,對於日本來說,這並不是足夠的,我從一些軍官那裡得知,現在日本本土僅僅只擁有不足兩百門各種舊式火炮,沒有任何一個師團擁有足夠的武器,即便是最基本的步槍,或許他們會拼死抵抗,但如果中**隊敢於冒險的話,我相信,中國陸軍可以打敗日本的三倍的兵力。一但發生登陸作戰,與其說是戰爭還不如說是一次軍事散步”
可是最終,他的這麼一份報告卻在倫敦陸軍部引起了一陣笑聲。
“這是一個外行人做出的有史以為最為外行的報告”
在這樣的氣氛,英國人自然不需要再去考慮什麼,中國人會去進攻日本本土,在倫敦幾乎每一位政治精英的眼中,中國人不過是漫天要價而已,那麼作為日本的盟友,英國除去對日本表示適當的支援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就是必須要告訴中國人,他們必須要降底要求。
不過,中國方面的態度卻出乎人們的意料,至少出乎英國方面的意料。
事實上,對於英國來說,他們介入中日戰爭,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維持英國的在遠東地區的利益和遠東地區的平衡,也正是因於這個原因,英國的外務大臣蘭茲坦姆才會約見中國的駐英大使汪大燮,再一次商討由英國提出的媾和方案。
“首先,我需要再一次闡述我本人和英國政府的觀點,我們衷心的希望遠東可以立即恢復和平。希望能借此機會敞開彼此的胸懷就遠東問題好好地談一談”
蘭茲坦姆的這一態度,並沒有讓汪大燮放鬆了神經,他知道也許在此時,柏林的談判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而中德聯盟,對於中國來說,是徹底擺脫英國,使得中國掌握對日本完全主動權的根本。
“英國認為,日本向中國歸還朝鮮、琉球群島是合適的,也是必須的”
作為英是這個老牌帝國的外務大臣,蘭茲坦姆自然知道,作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中國人肯定需要屬於勝利者的果實。
“同時,日本也應該承擔貴國的軍費支出”
又是一個肯定汪大燮卻只是不動聲色的聽著蘭茲坦姆在那裡論述了他關於遠東和平的觀點,當然也免不了對中國相對強硬的態度進行了非難。
最後,蘭茲坦姆又輕描淡寫的承認道,
“現在,英國相信,遠東地區的和平必須要得到恢復,所以,我們將支援之前我們所出的建議,如果中國可以接受的話,我想,遠東地區的和平,應該可以在短期內實現,您覺得呢?大使閣下”
面無表情的汪大燮看了一眼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