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部分

“看來應該派個人前往南京拜會袁大人”

在向列祖列宗祈禱保佑時,李熙想到袁世凱現在是內務部部長,恰負責藩屬事物,一定要搶在國打到漢城之前,向國輸誠。

至於輸誠的理由,幾乎是在華軍越過鴨綠江時,他便已經想好了。

“宣佈甲午年宣告無效”

祈福後李熙離開太廟,迎面看到在太監的引領下李址鎔朝著這邊走了過來,雖說不願見他,可這卻是避不開的。

“外務大臣李大人見過陛下”

李址鎔神態恭敬的行了一個鞠禮。

“免禮”

李熙淡淡的說了一句,可他這句話,也不過是廢話,他還未說免禮時,李址鎔就已經直起了腰身,現在這些親日派有了日本人撐腰,全不拿他這個皇帝當事。

“陛下,臣方才同林權助公使會面,林權助公使言稱,韓國遭國入侵而不宣戰,實為曠古未有之事,為大韓帝國聲譽計,臣請陛下立即下旨對國宣戰”

面對李址鎔的要求,李熙用沉默作出了回答,笑話,宣戰?韓國連支軍隊都沒有,拿什麼宣戰?

“陛下,林權助公使言,若韓國不向國宣戰,亡國只在片刻之間”

李址鎔說出了一句一語雙關的話語,這句話只讓李熙一驚,他看著眼前的李址鎔,幾乎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大臣們說出的話語,他們這些人賣國都賣的這麼的理直氣壯,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已經打了過來嗎?

“對國宣戰,實是決定國家生死存滅之事,所以”

李熙猶豫一下,決定暫時先拖延一下時間,必須要立即派出秘使前往國。

“至少應該就此召開御前會議再做決定吧”

雖說明知道這是李熙在拖延宣戰,但卻沒有合適的理由加以反駁,那些大臣們會同意向國宣戰嗎?

“陛下,不知何招開御前會議”

“不知卿家以為應該於何時招開御前會議”

“陛下,臣以為應該先通知各位大臣,兩日後召開御前會議更為合適”

雖知道自己的建議恰正對了李熙的心思,可他同樣也明白,即便是林權助公使也需要時間去“說服”那些大臣們。

聽了這些話,心猛然鬆了一口氣的李熙轉身朝著內宮走去。

“卿家退下吧”

朝內宮走去的路上,李熙的神情顯得有些凝重,他朝著北方看了一眼。

“希望”

施即他專身朝身旁的近侍太監吩咐道。

“立即請有平理院檢事李俊大人”

大江寧畔的博川城郊外,滿目淒涼之色,到處都是被炮彈、手榴彈炸燬而後又燃燒成焦黑狀的土房木層,房倒屋塌間、瓦礫成堆間,偶爾冒著火星的木樑依還提醒著人們戰鬥剛結束沒多長時間,斷垣殘壁一座挨著一座。

在幕色,衣衫襤褸的朝鮮人按照軍人的命令,收拾著日本士兵的屍體,那些日軍挖掘的戰壕,這會就是他們的墳墓,貧窮而貪財的朝鮮人在把那些屍體丟到戰壕之前,再一次“掠奪”著已經被近衛軍戰士打掃過的屍體,破舊的帶血的軍裝,牛皮軍靴、甚至就連忙日軍特有的襠布,也被朝鮮人瓜分一空。

數百具被扒的赤條條的日軍屍體被隨意的丟在土坑裡,屍體的嘴巴張一著,扭曲著脖子,然後收穫頗豐的朝鮮人便用鐵鍬剷起土壤,埋葬這些日本兵,就這樣一座無名戰士的墳墓就建成了。

當朝鮮人在那裡埋葬著日軍的屍體,幾堆由士兵看護的篝火在那裡焚燒著國士兵的屍體時,揹著槍的輜重兵們則按照班排的規模在城市周邊散開,越過鴨綠江的時候,為了儘可能的攜帶更多的彈藥,以減輕後勤壓力,每一個士兵僅僅只攜帶三天的口糧,為了繼續作戰,部隊在戰鬥結束後,輜重兵必須分頭去尋找食物,一天不搜尋,一天不得食,這就是在入朝作戰五天後朝鮮軍團的處境。

戰爭使得大量的朝鮮人逃離了他們的家園,而正在這些朝鮮人的家,士兵們得到了自己的補給,這些“無主”的食物是不需要付錢的,當輜重兵四散徵糧的時候,幾個小時前激戰的部隊在博川城外休整著,而更多的部隊卻是沿著土路兩側的水稻田,在土路上馬拉的炮車、輜重車在塵土飛揚朝著下一個目標奔去新安州。

因戰時搶修的“慶義鐵路”而興起的新安州的人口雖說不過幾千人,但已初具城市規模,而且攻進了那裡就等於打進了朝鮮的平安南道,現在三個師如同三隻鋼鉗朝著平安南道撲去,如行軍一般的度直朝一個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