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設在福建與浙江的大多數導彈都是短程導彈,少數為中程導彈,用它們,就算能夠到達目標地點,效果也不是很好。那麼只有用內陸的中程導彈和戰略彈道導彈了,可是如果那樣,導彈就得從日本的領空飛過,由此可能引起日本方面的抗議,從而引發外交糾紛。”
“我們不是怕引起日本方面的反感,為了國內眾多的同胞生命安全,就算是戰爭我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話鋒一轉,“但是,導彈不可行!一個小時前,日本方面就已經試用了這個方案,按原來的估計,這雲團應該是會消散的,可是結果並不是這樣,雲團非但沒有消散,反而愈發暴虐起來,形成的速度加快了。”
這話鎮住了所有人,“那會不會是他們導彈中裝的物質不對?”一個常委又問道。
“不,我想依照日本在軍工、科研方面的先進性,沒有道理出這種錯誤,說得不好聽一點,如果他們出了這樣的錯誤,那麼換作我們也是很難避免的。”
“難道就坐視不理?讓海嘯不斷形成?”
“當然不!”主席說道,“現在就馬上命令三軍,讓他們做好隨時應對沿海災難的準備,還有讓二炮也進入備戰,地基導彈井全部開啟,做好在巨浪來襲的時候將巨浪炸開!”
不能試射雲團,那麼就退一步,破開向沿海襲來的巨浪。
不過效果如何,誰也不敢保證,畢竟比起海嘯的巨浪,導彈的威力只能算是鴻毛的重量。
“讓國家戰略糧食儲備做好開倉放糧的準備!物價局嚴格檢測各個城市商品價格,杜絕哄抬價格現象,必要時允許政府直接介入干預!中國武警部隊直接進入城市,維持撤離工作的秩序!其餘國家武裝力量按照戰時要求,全部歸屬三總指揮,由軍事委員會直接領導!”
別怪我寫得誇張,嘿嘿,小說嘛~~~
第一百零九章 行動
第二天,當沿海城市的居民開啟電視,看到世界各地發生慘重災害的時候,也看到了一條關乎切身利益的新聞在滾動播放著。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現在插播一條重要新聞:根據中央氣象局和國家安全資訊控制中心的訊息,昨夜凌晨時間,在西太平洋突然出現了一團奇異的雲團,雲團形成的進度極為快速,初步估計將在三天之後形成一場由風暴引發的超強海嘯。屆時,浪高可能達到六十餘米,並以四百公里的速度向我國沿岸襲來。預計會在8月8日上午十時左右,登入我國沿海區域,主要重災省、市以浙江、福建、廣東、上海、江蘇為主,山東等區域也會受到波及。”
“對於這場超乎尋常的超大海嘯,中國中央政府國務院下達通知:要求所有沿海城市的居民做好應對準備,向地勢較高處轉移,中央軍委將會派遣七大軍區的官兵,以及中國武警部隊前來維持秩序、幫助救災。希望大家不要驚慌,穩定情緒,妥善應對!”
六十幾米的浪,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位於丘陵地區的自然可以倖免遇難,當像海岸線附近的地區就無法躲避了。
這一訊息一經傳出,整個中國都沉默了,人們似乎還沒有認同這個震驚的訊息,還以為在做夢,接著一片慌亂。
不多時,數不盡的軍車滿載著士兵、武警前來了,他們都是提前做好了準備。秩序在他們到來後稍稍有些好轉,但情勢還是不容樂觀。
一輛輛軍車前來,滿載著一車車的應急物資,同時工程車也火速前來,在災難的面前,中華民族顯得格外團結,恍惚幾天時間裡,街上一片寂靜。相反在海岸邊,黑壓壓的人群一圈挨著一圈,他們手裡拿著農用的鋤具,或是剷土,或是裝袋,然後再一代代送往前方灘塗,用人力堆砌起高高的屏障。
它們或多或少能夠起一些保障作用。
生命的寶貴凸顯出了效率之快,這樣龐大的工程居然進行得如此之快,或多或少闡明瞭人面對丟失生命時的頑強。
剷土車等大型作業車發動機轟隆作響,熱火朝天的氣氛居然感覺不到災難的到來,倒像是一場集體的野外聚會。
北京,中南海
眾人還是聚集一堂。“主席,現在準備工作已經到達了收尾的階段,接下來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如何應對超級巨浪,以及災後群眾的生活問題。”
主席陷入了沉思中,手中接過總參謀部對導彈轟擊巨浪可行性的估計,百分之二十,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成功機率!但是沒有辦法,只能孤注一擲了。
“主席,有人要求見您。”一個士兵叩開會議室的門,開口說道。
主席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