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劫火一切自會解開。”

此時的楊信找回了自己身為玄門弟子的記憶對著光團跪下“弟子見過掌門。”

光團忽然閃爍出奇怪的光澤慢慢向楊信移動過來,和楊信合為一體。

楊信的耳邊迴響著光團的囑咐“我玄門所求者道也,歷代弟子求天下技。欲求起共通之道。得之則傳與天下。不想上代所傳非人,大禍將至。今日本座傳玄門道統與你,天下之道上安邦定國下閨中密事無不和道。汝當與18歲時還藝與天下,唯謹慎所脫非人。”聲音漸漸遠去

楊信大急“等等,怎樣才知道適合傳道?”

“劫火見丹心,濁世顯真情。”聲音終於不可聞

楊信也醒了過來。“哥哥你醒了?剛才你怎麼了?“楊夢正趴在他身上好象剛哭過。楊信爬起身看看遠處“沒什麼,好了回去吧。”

這年楊信9歲,楊夢7歲,鳳琴8歲。

正文 第二章 天地十兵

時光如梭,不知不覺距離楊信繼承玄門道統已經4年了。四年裡楊信對玄門易道之連山已經有了很高的造詣所缺者就是一個契機,使他能得更進一步而達到歸藏,這些年楊信也從易中得到了很多東西,表現的最突出的是在文武兩途,由於易道講究萬物變化的規律所以楊信學文習武都展現出一種不凡的天賦,幾乎是過目不忘。

不過最近楊信發現自己似乎到碰到了瓶頸,自己的易道已經很久沒有精進了。楊信很是焦急,於是每日都苦修6個時辰。沒想到卻不進反退,自己的靈覺越來越低。這天楊信苦思易道不得要領,低著頭一個人走出書房。無意中不覺漫步到軍營。被一陣打鐵的聲音驚動了,楊信抬頭一看一個壯碩的大漢正在打造一把長劍。看的有趣,楊信也湊在一便觀看。那大漢看到楊信”小朋友你怎麼一個人來這裡的?”說話間手中的鐵錘卻一下也不停頓。楊信看的奇怪“大叔,你不怕砸到手啊?”那大漢呵呵一笑“沒什麼啊,習慣就好。打多了自然不用看知道敲哪兒。看你也是練過武的人。就象練武的招式身體習慣了自然會自己去反應”楊信聽的一震,自然,對啊,難怪最近都沒有進境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怎麼忘了自然二字。一味強求。想到這裡,楊信對著大漢鞠了個躬。“謝謝大叔,請問您可以教我打鐵嗎?”

那大漢奇怪的看著面前的小孩想了想“好”自此楊信以後便經常來和這大漢學習打造兵器,後來楊信才知道這大漢就是京師第一兵器名家“拙將”風動。本來他是不收弟子的可是看到楊信卻不知為什麼,一看就投緣。便將自己的一身本領傳給了連徒弟都不算的楊信。而且楊信也沒有讓他失望,不過1個月就青出於藍。這些自然也得利與楊信易道的精進,易道是包含了天地萬物變化規律的學問,楊信既然精通易道,很多東西只要有了基本的基礎理論自然就可以從中推匯出箇中緣由。

楊信在拙將的兵器房混了一個月,也不時的幫拙將打造兵器。手工已經可以和拙將不相上下了。這天楊信一早又想去軍營看看。卻看看見大哥楊雄一臉悲傷坐在大堂上,大嫂早已哭成了個淚人。

“信兒,爹爹他受傷了,昨天剛從戰場送回來到現在還昏迷不醒,御醫正在

給爹爹看病。”

正說著一個白鬍子老頭從房裡出來“劉太醫。請問我父親他?”楊雄急忙迎上去。

劉太醫長嘆一聲“老將軍命是保住了可是以後再也不能征戰沙場了。”

楊信大驚,跑上來拉住劉太醫的手“你說父親怎麼了”。急切中不覺雙手用上了大力。劉太醫只覺得手腕欲折說不出話來。楊雄這時顯示出超長的冷靜。“二弟放手。抱歉,我二弟太激動了。我要謝謝劉太醫救回了家父。來人送劉太醫回去。”那劉太醫連說不敢“老將軍需要休息,現在切不可去打攪他。”

楊雄送劉太醫出了大門,轉過頭來對著楊信喝道“你怎麼可以這麼沉不住氣。劉太醫一把年紀。你什麼時候才能讓我放心?”

楊信嚇的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吭聲,大公主也止住了眼淚,來勸楊雄“好了他還小不要生氣了。”又對楊信說“起來吧”

楊雄吸了口氣,對楊信說“你嫂子讓你起來呢。你要知道,現在父親受傷了,戰事吃緊。我也要去代替父親的職務,你這樣毛躁叫我怎麼放心?”

公主在一旁勸說“好了好了不是還有我在家裡嗎?”

楊信也低著頭說“我知道了大哥。”

然後坐到椅子上問道“大哥,父親怎麼受傷的?“

楊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