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風險。
因此錢財方面能省就省,而且儘量是開源節流。蘇元不想學什麼以戰養戰的法子。
現在江湖門派的大量加入,就能在未來的戰爭中,減少大量士兵傷亡。而且對於地方治安也能更穩定。
俠以武犯禁,在北安軍治下,各地刑罰清明。需要武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情況,自然是少之又少了。
對於這些舉門來投的宗門,蘇元也不吝嗇,將他們安排進軍中各隊。其中武力出眾的還會給教頭職位,讓他們教導普通士兵一些功夫。
真功夫是教不了,一些簡單實用的還是能學學的。如果發現士兵裡有好苗子,也可以收徒培養。
蘇元並不阻止這些武人收徒,對於一些理論經驗豐富的武人,他更願意讓他們多收徒。
他還有一個建立“武閣”的想法,把各門各派的真功夫都留下來。
在他看來,武功沒落的確是時代趨勢,但這麼多厲害武功失傳,卻是很遺憾。沒落歸沒落,如果這些武功都有記錄、傳承的話,總歸不會斷絕。
時代再進步,也總有人會喜歡這些拳腳功夫、那麼當他們想要練時,有武閣在就能學。不會出現想要學習,結果真功夫都失傳的窘境。
這些都是面向未來的“大計”,且目下各門派還大多有著門戶之見,不太願意把獨門武功拿出來分享……要解決這些問題,還得需要長遠來看。
蘇元總不能強迫人家交出武功秘籍。他相信,隨著時間流逝,這些人都會想通、明白他的苦心。到那時為了後世武人、為了武道百年、千年傳承,他們一定會自願將秘籍拿出。
轉過來一日。
這天早上,蘇元正和呂無憂談論秦州之事。
奪取秦州後,改善那裡的生存環境也是一大重要事宜。首當其衝就是要修一條好路,讓百姓們進出大山變得容易。
要修路就要花費大筆銀子,出動大批勞工,兩人商量這件事儘量還是用秦州本地人,銀子也用本地那些收斂上來的。
這時忽然有士兵送來急報,說是渡口那邊出事,戚繼光派他過來。
蘇元還以為是東倭船隻來襲,連忙接過信件,開啟檢視後,發現不是東倭。而是……
“西楓國的船?”
蘇元對這個“西楓國”有些陌生,一旁的呂無憂聞言,提醒道:“王爺,西楓國也是海外西國,江南那邊最新傳過來的情報……”
“哦!”
呂無憂一提醒,蘇元便記了起來。
前兩日江南的確有情報過來,說是南周朝廷見東倭靠不住,又找了個新靠山。
這個新靠山就是西楓國,說是西楓國要求通商,並要在江南幾座城池中設立“使館區”。作為回報,會派出大船幫助南周朝廷對付北安政權。
當時蘇元還很是感慨,什麼狗屁使館區,這不就是“租界”嗎。沒想到南周朝廷這麼窩囊,為了對付他蘇元,連建租界這事都能答應。
只是他沒想到,這才幾天工夫,西楓國的船就來了,效率還挺高。
呂無憂道:“王爺早前已經宣佈,京城東渡口設立為軍用渡口,外船沒有命令不得靠近。現在這西楓國公然違背,王爺您的意思是……”
蘇元冷笑一聲。信中戚繼光也在詢問蘇元的意見,他不知道蘇元是否和西楓國有什麼約定,這才沒輕舉妄動。
“無憂,你說我是什麼意思?西楓國聽不懂人話,總該能聽得懂刀槍的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