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滇西北許多山脈的特色之一。
相比於其他地區,銀杏村村民向大山開荒的力度並不大,周邊區域仍舊保持了原始的風貌,這些千百年來一直生活在這裡的高山杜鵑依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若是換成以前,這些高山杜鵑並不太招村民喜歡,畢竟它們除了少數部位可以入藥之外,既不能當柴燒,也不能喂牲口,利用價值極低。
每年的花季,銀杏村周圍的山上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高山杜鵑,美則美矣,不過對於剛剛解決溫飽的銀杏村村民來說,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但是,隨著‘鏡湖景區’的開放,大量遊客湧入之後,村民們視為雞肋的高山杜鵑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鏡湖景區’剛剛開放的時候,正值高山杜鵑的花季,規模龐大的花海頓時吸引了來自城市的遊客,創下了不小的名頭。
尤其是以薛滬生為首的攝影家以及業餘攝影愛好者對這些高山杜鵑情有獨鍾,拍攝了大量的作品,更是讓‘鏡湖景區’的高山杜鵑名聲大震。
這時候,村民們才發現絲毫用處都沒有的高山杜鵑成為了‘鏡湖景區’吸引遊客的重要元素,銀杏村甚至還擁有了一個‘杜鵑之鄉’的美稱。
嚐到甜頭之後,村民們對這些高山杜鵑的呵護就更加細緻了,不僅開始約束自家的家禽、牲畜上山破壞杜鵑,在平時的生產生活中也是儘可能地不破壞杜鵑的生活環境。
甚至,不少村民還主動從鏡湖公司發放的一些宣傳資料進行學習,瞭解各種高山杜鵑特性,好應對遊客們的詢問。
不得不說,為了更好的為遊客們服務,銀杏村村民的學習熱情是相當高,這也是‘鏡湖景區’的服務一直被遊客稱道的一個重要原因!
…… ……
‘鏡湖景區’的高山杜鵑花海除了引起遊客的喜愛之外,也是引起了不少植物學家的關注,畢竟它對於研究高山植被分佈、物種發展都擁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尤其是已經入駐了‘銀杏珍稀植物研究所’的翟青松和他的團隊,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一年來對銀杏村的高山杜鵑進行了篩選排查,統計除了這些高山杜鵑的品種和規模。翟青松甚至組織了一個專案組,對高山杜鵑的某些品種進行栽培實驗,試圖成功地實現人工繁殖以及低海拔地區的培育。
翟青松雖然是一個科研工作者,但是他並不是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理想主義者,要不然他也不會加入蕭風的植物研究所了。
他心裡清楚,高山杜鵑極具觀賞價值,若是能夠實現人工繁殖以及低海拔地區的生存能力,將會為‘植物研究所’贏得一個嶄新的盈利專案。
翟青松的研究專案,蕭風並沒有多加干涉,只需要他的‘植物研究所’能夠向鏡湖體系提供足夠的珍稀植物,滿足鏡湖景區各區域的綠化需求之後,他的工作自由度還是相當高的。
更何況,蕭風對於‘植物研究所’的財務控制得相當嚴格,蕭風也不用擔心翟青松拿著研究經費假公濟私,給予翟青松適當的科研自主權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從目前來看,翟青松和他的團隊還是讓蕭風相當滿意,近一年來向鏡湖景區以及各個單位提供了大量的珍稀植物種苗,使得如今的銀杏村正在朝著珍稀植物之地的方向快速發展。
若是有識貨的人進入銀杏村,就能夠發現青石小院的角落裡都種著一株國際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此外包括金花茶、冷杉、寶華玉蘭等等珍稀植物也是隨處可見。
在蕭風的計劃中,打算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銀杏村乃至鏡湖景區的所有區域都種上各種珍稀植物,甚至要從國外引進一些國外特有的珍稀植物,把銀杏村打造成為一個珍稀植物的王國。
若是換成其他人,這種想法多半是吃力不討好的,畢竟珍稀植物之所以珍稀,是因為他們對環境的嚴苛要求,使得大規模繁殖、推廣的難度極高。
但是蕭風擁有‘紫竹空間’,就意味著許多看似不可能實現的情況變成了可能,這一年來翟青松的‘珍稀植物園’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成績,空間靈泉在暗中發揮的巨大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蕭風清楚,‘鏡湖景區’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繼續保持前進的上升勢頭,不斷地推陳出新是很有必要的。
‘珍稀植物王國’,就是蕭風為‘鏡湖景區’打造了下一個目標!(未完待續。)
PS: PS:謝謝‘一毛錢天使’的月票,謝謝鄉親們的訂閱支援!
【440章】 成果斐然(求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