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9部分

第一、如果侵華的目標是徹底滅亡中國,那麼除此以外的任何利益都是可以拿來商談的。滿洲利益是可以蘇日均沾的,在穩定中國局勢前徹底放棄對南洋的野心,一切外交努力都以斷絕中國外援為最高指導方針,軍事上的主要精力投入大陸,大規模訓練和啟用偽軍。

第二、如果侵華的目標是為了保住滿洲和臺灣的既有利益或者長期維持中國的分裂狀態,那麼根本就不該爆發全面戰爭,喊出“三月亡華”更是愚蠢至極,相當於把中國所有的政治勢力全部推到對立面。

第三、如果侵華的目標是為了給南進和北上提供一個安全的後方,那麼不要說全面侵華,連“九一八”是否發動都值得商榷,對於貧乏的、缺乏工業的民國,正常貿易所得比直接明搶對日本來說效率更高。

日本是怎麼做的?它一開始想要擴大在華利益和維持中國的分裂狀態,扶持新軍閥;繼而選擇徹底滅亡中國,在大陸戰場面臨一定的僵持後,不是繼續增兵關內,反而在東北挑釁毛子結果被揍得鼻青臉腫;繼而覺得歐戰爆發後南洋似乎有利可圖,意欲從大陸脫身和談,卻又不捨得自己搶來的瓶瓶罐罐,於是建立了汪偽政府,結果卻徹底激怒了光頭,和談徹底無望;隨後發覺戰敗後的法國似乎軟弱可欺,又把手伸到越南和泰國,刺激了一向視東南亞為自己勢力範圍的英美。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似乎贏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搶來了一塊又一塊土地,然而它沒能在任何一個方向取得徹底的勝利,反而激怒和得罪了它身邊全部的勢力,這種拉仇恨的水平連第三帝國都自愧不如。

事實上,日本並非是執著於一個目標太過才失敗,而恰恰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最高目標,僅僅是靠著野狗搶食一般的本能想要謀取自己短期所能看到的所有利益,不懂有舍才有得,靠有限的國力卻想在事實上完成n個大的戰略目標,而這些目標又互相沖突,這種連17世紀的滿族都不如的大局觀和謀略水平,最後又焉能不敗?

歸根結底,大正時代的泡沫破裂以後,千萬小資們既然拿不出埋葬官僚門閥體制的決心,那麼上升的唯一途徑就只剩下選拔體制還算公平的軍隊一途,藤原老爺們也樂見禍水外引。

在這種上下一體的集體軍國主義浪潮中,任何理性的戰略決策都只能為國內的政治需求讓路,最後的結局也在預料之中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日本的病根就是從明治維新時期就開始種下的!

明治維新沒有根除階級,而是弄出了一個皇族,貴族,士族,平民,城市邊緣人,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分類共同糅合在一起的這麼一個奇怪分類,使得階層矛盾無限放大,所以華皇會愈發的覺得伊藤博文厲害的原因就在這裡,在伊藤博文的手中,這些尖銳的社會矛盾始終都被控制的很好,整個國家的戰略規劃精密的像是設計好的程式,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什麼時候不應該做什麼,都是很嚴謹的。

所以華皇才會選擇在1879年這個歷史上很太平的時期,華國才剛剛統一,羽翼未豐的時期,就直接槓上日本,就是這個原因,要是華國和日本都按照正常速度發展,以華國的開化速度,受到地域廣大,人口龐大的拖累,初始速度是慢的嚇人的,肯定趕不上一小坨大的日本速度快,到時候,萬一華國走錯了一步,日本人跟在哪個列強後面撿到一次便宜,很有可能將華皇的所有戰略構想都打斷,所以,華皇在華國統一之後,最先把手伸向了吞併朝鮮,繼而是砍掉日本九州島這麼一個戰略上。

日本現在是還很弱小,以後強大了,他們的社會分化會越來越嚴重,各個階層鎖死,年輕人要想有所發展,唯一的道路是去軍隊,所以,明治維新的本身,就註定了日本人走的就是一條無限作死的道路,歷史是誰都無法更改的,所以,華皇從來沒有對日本人報以過任何幻想。

當戰略目標難以實現的時候,是不惜一切代價地去完成,還是考慮轉換目標,或者放棄目標歷史已經多次證明第一種辦法基本只能招致失敗,而倭國曆史上採取的就是這條路。

拿破崙說過,戰略目標的變換需要天才,以倭國當時的平均智力水平來看,顯然不夠。

倭國人窮志短,鼠目寸光。在侵犯我大中華的戰爭中,屠光武漢、退回黃河這種假設雖然可行,但是不現實。這個代價對於倭國人來講實在太大,沒準要鬧兵變,更別說之後要透過反擊來獲得政治籌碼。

所以,跟華皇這次主導的主動進攻日本,完全是兩個概念,雖然華國暫時沒有能力分出物資來供應九州島戰場,但是前期6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