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宣懷建議李建立電報事業,李採納之,又命盛督辦。
建立中國第一個電報局天津電報局。
盛宣懷被任命為津滬電報陸線的總辦,從此進入電訊業。
為了阻止外國人在中國沿海建立電報網,李委任盛建立上海至廣東、寧波、福州、廈門等地的電報線。
盛宣懷督理天津海關,他挪用海關錢糧來資濟電報事業,混淆各個部門的經費,因此受到處分,但因多方說情未被降職。
盛宣懷又開始在上海督辦紡織業。
開辦華盛紡織總廠;又以官督商辦及官商合辦名義,控制大純、裕春、裕晉諸多紗廠。
盛宣懷開辦萍鄉煤礦,創辦中國勘礦總公司,將它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合併成立中國第一家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
因漢陽鐵廠生產不景氣,虧損嚴重,張之洞奏派盛宣懷接辦漢陽鐵廠(包括大冶鐵礦、江夏馬鞍山煤礦)。盛接辦漢陽鐵廠後,招募商股,將帥官辦企業改為“官督商辦“,並改漢陽鐵廠為總廠,委輪船招商局會辦鄭觀應為總辦,將大冶鐵礦隸屬總廠,接著便著手改造、擴充漢陽鐵廠。
針對漢陽鐵廠缺乏燃料、產品質量低劣等問題,首先派委員帶同外國礦師沿長江上下暨江、皖、楚西各境,搜求鑽試,尋覓佳煤,結果覓得萍鄉煤礦。
遂向德國禮和洋行借德銀400萬馬克作為資本,開辦萍鄉煤礦,解決燃料問題。
隨即奏派郎中李維格出國考察鋼鐵,求取鍊鋼新法,以提高產品質量。
李在考察歐美鋼鐵工業的同時,找到漢廠產品質量低劣的原因。盛於是購置新機爐,全面改造鐵廠。經過改造、擴充的漢陽鐵廠,成為東亞第一雄廠。
但盛在改造、擴充漢陽鐵廠時,為解決資金問題,在日本製鐵所的誘惑下,以大冶鐵礦得道灣礦山及礦局的全部財產作抵押,向日本興業銀行借款300多萬日元,使大冶鐵礦主權喪失。
盛宣懷創辦中國第一個山東內河小火輪公司;成中國第一條鐵路幹線盧漢鐵路。
盛宣懷還在上海外灘開辦了中國通商銀行,這是中國的第一家銀行。此後,與比利時、英國、美國簽訂鐵路借款合同草約。
盛宣懷認為國家欲圖自強,籌設學堂、培育人才是關鍵。他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說:“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西國人材之盛皆出於學堂”。
盛宣懷透過直隸總督王文韶,稟奏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
光緒帝御筆欽準,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後更名為北洋大學,此為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辦大學,也是天津大學的前身。
北洋大學堂建立後,盛宣懷秉承“事事研求”的人生宗旨,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辦學方針,形成了“西學體用”的思想理念。首先,他採用專家辦學模式,奏明皇帝“須遴選深通西學體用之員總理”,聘請美國教育家丁家立具體掌管設在天津的大學堂,並聘請了一批外籍教員。
盛宣懷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是為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臺灣交通大學的前身。
在南洋公學首開師範班,是為中國第一所正規高等師範學堂。
在南洋公學首開航政科,後發展為獨立的吳淞商船學院,是為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前身。
盛宣懷還創設了南洋公學附設譯書院、電報學堂等。為適應清政府經濟特科的選拔,他精心開辦了“特班”,專門培養政府官吏,如為發展鐵路事業,開辦了“鐵路班”。
盛宣懷與大學教育的淵源並不只體現在他親自創辦的這些學堂上,1916年4月27日他去世之後,其十餘萬卷的藏書被民國政府一分為三,分別給了聖約翰大學、交大和山西銘賢學校。解放後,這些藏書的分配又被作了重新調整,安徽大學、華東師大、山西農大成為新的受益者。甚至連盛宣懷與朋友來往的六百封信札,也被香港中文大學所收藏。
盛宣懷作為慈善家,他在天津創立廣仁堂,在上海開創萬國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賑濟家之一。
清同治十年(1871年),畿輔大水,盛宣懷的父親盛康捐助衣物糧食,由盛宣懷購買並運到天津散發,這是盛宣懷第一次從事福利事業。河北水災時,盛宣懷與父親盛康一起參與賑災工作,曾到江蘇、上海一帶募捐錢物,收效頗大,因此他才有把握向李鴻章要求增加一萬兩賑款,“回南勸捐,如數歸繳”。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