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工人。人院日期:1998年11月3日。
主訴:患肺心病十餘年,平時咳嗽氣喘,心悸胸悶,吐白痰,時有下肢水腫,能勝任一般體力勞動。近3天來因感冒致病情加重,咯吐黃痰,量多,胸悶氣喘,不能平臥,雙下肢水腫,惡寒頭痛,口渴,無發熱,舌紅苔黃,脈數。心率110次/分,律整。雙肺滿布哮鳴音,雙肺底有溼噦音。
診斷: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Ⅲ度,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
辨證:素有痰溼,外感風熱。
治法:當以宣肺清熱平喘為先。
處方:麻杏石甘湯加減。麻黃6g,炒杏仁9g,生石膏30g(先煎),甘草6g,金銀花30g,蚤休30g,黃芩12g,炒地龍10g,葦莖30g,荊芥10g。6劑,水煎服。
11月10日二診:服藥6劑,氣喘減輕,咳痰有所減少,惡寒、頭痛、口渴愈,雙肺聽診哮鳴音明顯減輕,舌脈同前。
上方去荊芥,加葶藶子20g,紫菀10g。6劑,水煎服。
11月17日三診:服藥6劑,病情穩定,諸症減輕,能平臥,仍活動後胸悶氣喘,咯吐少量白痰,基本恢復到平時狀況,舌紅,苔薄白,脈沉,雙肺哮鳴音消失,左肺底有少許細溼噦音。此時標證已解,治法以健脾祛痰、補肺平喘治其本。
處方:補肺湯加減。黨參30g,黃芪30g,葶藶子15g,五味子6g,紫菀10g,桑白皮15g,茯苓15g,甘草6g。6劑,水煎服。
編者按:肺心病患者往往因感受外邪而病情突然加重。由於年老體虛,有時外感症狀並不明顯,只是咳、痰、喘、腫等症狀突然加重。這時病人雖然無發熱、咽痛、流涕等症,在治療上仍應以祛邪為主,以宣肺、清熱、祛痰、平喘為基本治法。切忌見病人咳喘不能平臥、動則喘重就投以補肺納氣、利水平喘之劑,而犯實實之戒。
(高洪春編著。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周次清。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
【古代文獻精選】
《壽世保元·痰喘》:“肺脹喘滿,胸高氣急,兩脅扇動,陷下作坑,兩鼻竅張,悶亂嗽渴,聲嗄不鳴,痰涎壅塞。”
《雜病源流犀燭·臟腑門》:“肺脹本為肺經氣分之病,故宜以收斂為主,宜訶子青黛丸、清化丸。即夾痰夾血者,亦不離乎氣,不得專議血、專議痰也。”
《丹溪心法·咳嗽》:“有嗽而肺脹,壅遏不得眠者,難治。”
第六節肺癰
肺癰是肺葉生瘡,形成膿瘍的一種病證,屬內癰之一。臨床以咳嗽、胸痛、發熱、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相兼為主要特徵。
肺癰病名首見於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篇中指出:“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認為其發病原因是“風中於衛,呼氣不入,熱過於營,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未成膿時,治以瀉肺去壅,用葶藶大棗瀉肺湯,已成膿者,治以排膿解毒,用桔梗湯,並提出“始萌可救,膿成則死”的預後判斷和強調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肺癰候》說:“肺癰者,由風寒傷於肺,其氣結聚所成也……其氣虛者,寒乘虛傷肺,寒搏於血,蘊結成癰;熱又加之,積熱不散,血敗為膿。”強調正虛是發病的重要內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創用葦莖湯以清熱排膿、活血消癰,成為後世治療本病之要方。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力主“清熱滌痰”為原則。清·喻昌《醫門法律·肺癰肺痿門》認為肺癰由“五臟蘊祟之火,與胃中停蓄之熱,上乘乎肺”而致,認識到他髒及肺的發病機制,治療上主張以“清肺熱,救肺氣”為要著。明·陳實功《外科正宗·肺癰論》根據病機演變及證候表現,提出初起在表者宜“解散風邪”,已有裡熱者宜“降火抑陰”,成膿者宜“平肺排膿”,膿潰正虛者宜“補肺健脾”等治療原則,對後世分期論治影響較大。近代,大多按肺癰的病機演變分期論治,著重加強清熱解毒消癰之力,提高了臨床療效。
根據肺癰的臨床表現,西醫學所稱肺膿腫與之相似。其他如化膿性肺炎、肺壞疸及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囊腫、肺結核空洞等伴化膿感染而表現肺癰證候者,亦可參考本節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肺癰發病的主要原因為感受外邪,內犯於肺,或因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