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的一個文化現象:一個本身不具有貴族氣息的國家卻無處不在追求一種貴族的感覺,而一個本身貴族遺風很強的國度則在努力營造一種平民化的氛圍。因此也就出現了不管英國王室如何反對也動搖不了查爾斯王子與一位平民的愛情纏綿。
同樣是貴族,兩種理解,兩種方式,兩種命運。 。 想看書來
在英國,貴族是一種血統,是一種教養,是一種氣質。
在中國,貴族是一種物質,是一種揮霍,是一種炫耀。
過度的物質炫耀被當成了幸福的締造者,而愛卻成了物質堆放的無人倉庫。人被物化、被量化、被分化、被風化、只有精神躲在充滿白粉的空間裡宣讀悼詞。無論是在清華的殿堂裡還是在北大的舞臺上,我相信,如果人的物化以如此的加速度撞擊著我們靈魂的時候,那麼在北大精神的石碑上,當季獻林、金克木、馮亦代、陳平原、錢理群、王嶽川、張亦武這些老、中年思想者們漸漸離我們遠去的時候,我真的懷疑北大是否仍然能夠在中國思想者樂園這塊領地上光榮依舊。
當一種必須的苦難遠離人類生活的時候,那麼是否意味著人的精神脊樑將趨於軟化?而人的精神脊樑一旦被軟化是否意味著我們將無力支撐起已經下陷的天空?古人是以“勞其筋骨”的方式來作為一個人成長的必須歷程,然而當“勞其筋骨”所必須付出的苦難被現代人翻越之後,那麼我們是否意味著我們的成長已經缺少了一個必須而又必要的過程?假如這個過程真的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那麼我們是否只能帶著一種精神上的殘缺去面對一個不能有挫折的社會?或者是我們的精神承受力只能維繫在一個脆弱的緯度而面對競爭殘酷的世界時我們只會嚎啕大哭?
這是值得我們當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