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九十二章 香港總票房

王子川大概看了一下,陳柏祥統計的資料很詳盡,清晰的表表格一目瞭然,後面還帶著分析,每年票房增長份額,還有觀影人數變化。

1980年港產片電影正式邁入高速增長期,排名全年總票房收入港幣,值得一提的是,後座票價才8港幣,總觀影人次是2300萬。

分析一下前排資料,王子川倒吸口涼氣,怪不得香港可以支撐起如此龐大的電影市場,卲氏還進行了工業化生產,2300萬人次,對於500萬人口來說,簡直是瘋狂了,平均每個人每年要進4至5次電影院,如果後世中國各大城市都有這樣的成績,那內地市場絕對超越美國。

80年代最早期,香港電影可說是青黃不接期,70年代的文藝風早已遠去,接下來是一堆神怪片及功夫片沒有特定的路向,亦只有第一位的《師弟出馬》是千萬票房電影,邵氏跟嘉禾可說是旗鼓相當,20

大內各自佔6部及5部電影,這時候的卲氏還沒有沒落,卲逸夫雄心依舊。

1981年港產片電影全年總票房收入為港幣,比1980年增加了5700多萬,原因是座票價提高了2元,達到10港幣,這一年最值得主意是新藝城幕後金公主迅速抬頭,這間在往後幾年呼風喚雨的電影公司,在1981年票房前20名中,金公主佔了有7部之多,龍頭大哥邵氏也只有7部。而嘉禾更被前後被夾攻(金公主加上一些新晉電影公司),20大中只有3部是嘉禾出品,而電影喜劇也開始抬頭,比如追女仔片的鼻祖‘追女仔’及‘鬼馬智多星’都位列亞、季之位。

看到這裡,王子川下意識看了眼王金。追女仔系列就是此君代表作,當初卲逸夫很欣賞王金,卲氏兄弟的導演都是工資制,無論電影賣不賣座,拿的都是死工資,按照票房設定工資等級。千萬導演拿的薪水與百萬導演的薪水絕不相同,而王金很特別,一向吝嗇的卲氏兄弟竟然允許王金分紅,雖然只有2%的分紅,但是在當時的卲氏兄弟還是獨一份。

1982年港產片電影票房全年總收入為港幣。對比1980年增加了2倍,後座票價又增加了2港幣,達到12港幣,這一年是令人鼓舞的一年,因為全年總票房對比1981年有三分之一的增長,更有

8部超過千萬票房的電影,但最輝煌則莫過於新藝城製作的《最佳拍擋》,這部電影不單是首部過二千萬票房。更是香港開埠以來入場最高次數的電影,以當時後座票價為12港幣計算,超過二百萬人次曾入場觀看而當年的香港人口都只有五百萬。絕對是空前絕後,如果換成現在的香港,票價24港幣,票房將是4000萬,要知道當時金公主院線規模只有如今東方院線的一半,理論上可以達到8000萬票房。潛力超過《讓子彈飛》、《逃學威龍》。

曾至偉悄悄看了眼麥加,小聲道:“這資料比我們當初統計的還精細。”

瞧著《最佳拍檔》的分析資料。麥加眉開眼笑,低語道:“上面說了。這是香港開埠以來最有潛力的電影,當初我主張拍《最佳拍檔》,雷先生還不相信我!”

曾至偉意味深長道:“光頭佬,我看你是江郎才盡了,來騰飛娛樂那麼久,也不見你發揮這樣的本事,小心王總找你麻煩。”

“曾矮子,你這是什麼意思!”麥加虎著臉,曾至偉的話讓他心虛,加入騰飛娛樂這麼長時間,他的確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難道阿川會因此以為我藏拙,麥加沉吟片刻,心中陡然冒出急切感來,恨不得立即拍一部賣座的影片證明自己。

王子川沒有理會麥加、曾至偉竊竊私語,而是繼續朝下看,以前的資料他不在乎,最重要的是他來香港以後,1983年是他來香港第一年,不知道自己這隻小蝴蝶有沒有引起什麼變化。

1983年港產片電影全年總票房收入港幣,看到這個資料,王子川竟然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看了兩三遍,才確認的確4億2千萬,只比去年增加了2千萬票房,而且平均後座票價為13.5港幣,比去年增加了1.5港幣。

雖然王子川很驚訝這個數字,但不得不承認香港電影已經踏入黃金時代,電影製作不再是大公司專利,只要有創意,有好演員,一些獨立製作也會受歡迎,好像陳勳其一系列的喜劇就占上前二十名中的三位,大公司嘉禾亦一洗過往怨氣,再接再厲,前二十名中佔了五位之多,卲氏電影公司開始沒落,雖然王金等後起之秀扶持,但是一幫老導演拖後腿,卲逸夫已經打算重點經營電視臺,削減電影製作數量,卲氏院線積重難返。

這一年王子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