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琴鍵上不停起伏的雙手,那是怎樣的一雙手啊,如同在琴鍵上跳著悠然的舞蹈般,只那麼輕輕一掠,那美妙到不可思議的琴聲就這樣“飛”了出來,那音樂,充滿著一股難言的魅力,而那雙造型不斷變幻的手,更是給人以極大的想象力,每一個細微的小動作,都帶著非凡的意義。
朗朗的演奏很不“規矩。”以一個傳統學院派的鋼琴教授的眼光來著。這樣的演奏簡直是“離經叛道”的,為了獲得需要的力度,朗朗的手腕幾乎沒有一刻是平的,特別是那些迅速的琶音,經常可以看到手腕上下翻飛,就連手指有時候都抬得很高,那動作實在很誇張。
再看看他的面部表情,那時而微閉時而張開時而囁起的嘴唇,再加上那靈動的大眼睛,整個就是音樂情緒的最佳反應,他不是在彈琴。更像是在表演,他不獨是在用鋼琴。用他整斤。的面部表情,將心中的音樂表現出來!
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之前就有那麼一些傳統學派的鋼琴教授批評朗朗的演奏“太過做作沒有規矩”不過這並不能阻止他的演奏受到越來越多的樂迷懷愛,今球年平均巡。場場爆滿到一票難求的程度比,,風一斤一最明顯的例證。
莫什科夫斯基的這首練習曲。是雙手琶音練習,第一個主題結束後,主旋律迅速地就換到了左手上面。
在每分鐘愣拍的小快板速度下。三十二分音符如同迅速下落的雨點般,似乎是閃著亮亮的光。雖然是左手部分,但同樣的圓熟自如。人們絲毫聽不出與剛才右手的演奏有任何的差別,這種對力度近乎完美的控制所